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埔蜜柚贫困村里的
IPFM,我说你听。 听众朋友您好,今天的IPFM我们跟大家讲述《大埔蜜柚贫困村里的“致富果”》。 初夏时节,走进广东梅州大埔,无论是层峦叠嶂的山峰间,还是蜿蜒起伏的丘陵上,抑或粤东民居的房前屋后,可见之处均是青果累累的果树,果实挂满枝头,一片丰收景象,这便是助力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西河镇漳北村成功脱贫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大埔蜜柚。 “闽中柚种,元时始自粤东传来。”古籍记载的粤东便是梅州一带,大埔县种植柚子最早可追溯到宋元时期。由于该地丘陵广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非常适合蜜柚种植,其生产的果实皮薄、汁多、味甜。因此,大埔村民祖祖辈辈都有种植蜜柚的习惯,如今,大埔一些古村落的房前屋后仍有超过百年的柚子树。 大埔蜜柚由零星种植发展成致富产业,有两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年,大埔农户一改零星种植的习惯,开始大面积种植蜜柚,呈现规模化发展态势。年,大埔蜜柚被认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步入品牌化发展轨道。目前,大埔已成为广东省最大的蜜柚种植基地和国内最大的蜜柚种植县之一。 如何深挖大埔蜜柚这个地标产品的品牌价值,带领村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定点帮扶漳北村的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下了不少功夫。该局信用监管处副处长蔡若夫前几年曾主管地理标志相关工作,他深知,只有打造品牌,才能提升产品价值。“此前,漳北村的柚子没有自己的品牌,只能销往低端市场,价格低廉。被认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后,大埔蜜柚开始销往高端市场,价格翻了一倍。”蔡若夫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品牌价值及产品价格提升的背后,是大埔蜜柚质量的不断提升。作为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主管业务之一,质量监测是该局的强项,为此,其帮助漳北村建立了一套大埔蜜柚种植标准体系,目前正在实施的共有10项。 “蜜柚种植标准既有如何种植等技术标准,又有如何加工、储运等管理标准;同时,我们还对柚子种植所需的水、土壤、肥料、农药,以及虫害、气候等自然环境进行全链条监测,每月进行抽样,获取相关指标数据,以实时掌握蜜柚生长情况。”蔡若夫介绍,在“标准”的推动下,大埔蜜柚的口味得到了保证,产品销路拓宽了,价格自然上去了。 “漳北村的27户贫困户成功脱贫,大埔蜜柚功不可没。”蔡若夫介绍,此前,漳北村是广东省贫困村,共有27户贫困户,每年人均收入只有元。开始标准化种植大埔蜜柚后,今年3月,漳北村集体年收入从之前的1.6万元涨到了30万余元,在27户贫困户中,有劳动力的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达1.7万余元,成功脱贫。 漳北村村民钟志敏曾经是贫困户之一,家里有4个孩子上学,经济负担较重。“从去年开始,我们与钟志敏多次交流后,建议他按照我们的标准种植蜜柚,这不仅使他的蜜柚品质大大提升,也使得收入大幅提高。目前,钟志敏家的人均年收入已达到1.2万余元,成功摘掉贫困户的帽子。”蔡若夫介绍。 虽然已经脱贫,但漳北村的蜜柚质量监测并未放松。今年世界知识产权日期间,广东省梅州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与大埔县漳北村民委员会签订了《关于建立脱贫振兴质量监测体系的协议》,并同时开展了农产品第一轮抽样。该质量监测体系按照月度检查、季度分析、年度提升的原则,由市场监管部门质量监测机构无偿提供质量技术监督动态监测,包括检查、抽样、检验、分析、评估、指导、整改和提升等市场监管质量提升全过程,涵盖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建设全链条,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专业技术支撑服务。 6月24日,“广东省蜜柚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在漳北村正式揭牌,开启了大埔蜜柚标准化种植的新征程。揭牌仪式上,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规范》《乡村振兴村级公共服务规范》《乡村振兴民宿服务规范》三个地方标准。蔡若夫表示,希望标准可以起到标兵和榜样的作用,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广东脱贫攻坚经验,这不仅有利于巩固漳北村的脱贫成果,实现农民稳定增收、稳定脱贫,还可以通过市场监管部门的职能作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广东智慧和广东经验。 除了提质量、重标准外,漳北村还注重创品牌。目前,漳北村申请注册了多件文字和图形商标,希望通过开展商标布局,扩大品牌影响力。此外,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还起草了《保护和运用地理标志助力粤东粤北脱贫项目工作方案》,希望进一步发挥知识产权在促进农民增收、打赢脱贫攻坚战方面的积极作用。 有了知识产权的“护航”,在这场必须要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中,大埔蜜柚不仅是漳北村成功脱贫的“致富果”,还是广东蜜柚标准化种植的标杆,带领大埔百姓走上了一条靠蜜柚致富的乡村振兴之路。(本报记者冯飞) 今天的IPFM就到这里,我们下期节目再会! (文章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guoa.com/qgxw/5989.html
- 上一篇文章: 青春助农丨荣县茶叶荣县油茶,你值得拥有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