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想不明白自己以前每次打造产品总是失败告终,产品销量一蹶不振,而感觉别人打造产品总是一下子就快速往前推进。自己觉得越来越没有信心,做了两三年,连一个运营思维框架都没有。每次新品一上架,总是对新品很没有信心,不敢想象能够打造成功,甚至打造成爆款,稳定的单量,稳定的盈利。而自己做的产品基本都是同质化的产品,没有做过私模产品。

分享了一下她自己一个打造产品的节奏,一开始新品上架,listing图片,文案,五点特性等等细节工作一一做好,产品第一批基本是发几百个测款。

等到产品入仓上架后,会开启一组自动型广告,同时开启一组手动型广告,因为担心自动型广告表现差,所以基于这个考虑,同时开启一组手动型广告。

因为新品是裸奔的状态,一个评价都没有,所以广告都是高竞价高预算。同时还要找服务商进行送测,而达到快速的留评。毕竟大家都说,新品一个评价都没有,严重影响了listing的转化率。

每款新品的打造模式就是按照这样子的流程来操作,但是基本上产品都是失败告终。订单很不稳定,有时候两三单,有时候七八单,而每天广告费却花了很多。订单一直都是广告订单,一个自然订单都没有,即使打造了一两个月时间,也同样只有广告订单。

实际上,有这个困扰的不止她一个人,很多人都有这个困扰。那就是完完全全没有自己的一个运营思维框架。打造产品没有自己一个模式,也就是说在打造产品前期没有全盘计划,第一周要做什么,第二周要做什么,完全没有自己的打造节奏,遇到了什么问题,哪个表现差了,要用另外一个点去撬动,让它的表现变好。

更多的人都是遇到问题再来想办法如何解决,完全自己没有先推演过,没有自己一个框架,那么自然而然打造产品也会感觉到非常吃力。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打造产品呢?如何有自己的一个运营思维框架呢?

在当下整个亚马逊市场,产品显得更加重要,选对了一个细分类目,选对了产品,那么你会发现打造起来非常轻松省钱,而如何现在还去选择那些非常难以打造的细分类目,那么除了当炮灰,没有其他出路。选择了一个细分类目,认认真真做好整个细分类目的基础信息调研,竞品分析,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收集数据,只有足够多的数据才能够支撑我们去分析。通过数据的统筹分析,想办法解决了整个细分类目产品的痛点,让自己的产品拥有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差异化,溢价能力。通过优化产品来定位什么样的消费人群,用户画像,然后再来服务好这一群消费者,那么足以让你快速活下来,甚至活得很好。这一点非常重要。而不是还是像早期做亚马逊的时候,看到别人卖得好,去采购同样的产品,同样的数量搭配,然后一上架,就是跟他打价格战,高竞价高预算抢单,想着先抢单,抢排名,然后后期再慢慢涨价,错把低价当做自己的产品核心竞争力,而发现自己的产品打造了一年,一年半,钱亏完了,产品也没能够打造成功。因为一涨价,销量腰斩,排名暴跌,产品没有核心竞争力的情况下,产品就是很容易受到涨价的影响。而同样的,产品没有优势,没有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你的广告费用也要比别人花更多,还要各种秒杀,站外来引流,这都是增加成本。这样子的案例,我见过上千个!而如果你按照我上面说的几点来开发产品,那么你会发现即使你的产品的售价比竞品高几美金,照样每天销量不错,利润很可观,小日子很滋润。

listing的图片,标题,五点特性,埋词都要一一做到位,甚至是极致。因为广告是引流,而你的listing是承载体,如果你的listing每个细节是差的,那么流量进来了,也是无法促进转化的。产品的图片必须不能省钱,图片决定了你的点击率,所以不要想着自己会抠图,就自己作图,这一点很重要。通过场景图我们要表达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产品的卖点,也就是竞品的痛点,这样子的表达方式,你会发现大大地提高了你的listing的转化率。标题和五点特性的埋词要做到尽可能地覆盖产品的关键词,大大提高listing的相关性,而不是为了通顺简洁美观,套用公式选择性地埋上两三个核心关键词就觉得可以了。导致自己的广告流量都是不精准的,跑出了很多与自己的产品不相关的词,很多与自己的产品不相关的asin,那么自然而然你的自动型广告转化会很差,高曝光无转化。而这一点也就是很多人都说她们从来没有见过自动型广告的表现是不错的。

产品上架之后,先开启一组自动型广告,来快速地让亚马逊识别我们的产品是什么,快速给我们拉来匹配的流量,促进转化。而如果你的listing埋词思路是正确的,整一个listing的相关性很高,那么你会发现你的自动型广告表现是非常不错的,因为利用自动型广告来烧产品的相关性,这种效果是非常好的。本身选择的细分类目需求大而竞争小,CPC低而转化率高,那么前期产品的自然订单占比就大。而不是像很多人打造产品打造了两三个月,每天出的订单都是广告单,而一个自然订单都没有。那么你会发现像这样子的出单占比,产品是非常难以打造的,到了后期,广告费用高居不下,无法达到一个平衡点,也就是广告是可控的,广告是盈利的。我相信这样子的感受,很多人都能够深刻体会到。这也是我一直提到的选择大于努力。

自动型广告跑上一个月,我们再把高转化高流量高点击的词拿出来打手动,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加快速地去推动出单词的自然排名,从而让自己的产品自然流量增大,自然订单占比增大,从而能够让我们可以不断压低广告的竞价,减少广告的预算。那么即使竞价从高到低,listing依然是高曝光高转化的,即使竞价压低至0.2美金,0.3美金,你的转化依然很高。而不是新品上架,就采取低竞价低预算的打法,那么注定listing低曝光低转化。我们的目的是为了不断压低广告竞价,广告预算,提高自然流量,自然订单占比,从而让我们能够少花钱,利润也就能够高出不少。就像很多人明明每天都出了不少订单,结果减去广告费用,实际上每个月利润所剩无几。而如果你的自然订单占比不断在拉伸,广告费用一直在压低,那么你会发现你的利润率超高。我们核心要的是投入少,而利润做到最大化,这才是我们想要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关于大家一直提到的新品没有评价,转化差,我一直认为是伪概念。如果你的产品竞争力是不错的,图片和文案是不错的,那么即使在新品裸奔的情况下,转化也是高的。对于很多人还在各种违规的操作,我也只能表态是且行且珍惜,成年人要对自己所做的负责,人间正道是沧桑。通过前期我们对产品的品质把控,加上我们后期坚持每天后台的催评,也就是请求评论,那么ratings也是来的很快的,从而保持你的listing的ratings的活跃度,那么转化率会不断在拉升,这是一个野路子的运营技巧。实际上很多人通过实操,都发现那是真香,ratings有时候一个晚上都能够来十几个,还包含两三个评论。而很多人本身认知就有限,认为这个操作是在违背亚马逊的政策,会降权限流,在我看来,只不过是在危言耸听,标题党。没有实操,天天只会讲各种理论,那么我想必亚马逊肯定做得也很糟糕!

要跳出自己的圈子,多跟优秀的人交流,交朋友,才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才能够更好地抓住机会。而不是人云亦云,人家讲什么,你却全信,毫无自己的分辨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那么你的发展空间也就一下子就到达了天花板。

粉丝福利!卖家精灵折扣码:包月9折:AD90/季度8.5折:AD85/单人包年7.2折:AD72/标准包年7.8折:AD78。

购买卖家精灵套餐时,输入该折扣码即可享受优惠,这是卖家精灵套餐购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guoa.com/qgxw/10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