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虫安妥,草自在,人类方安然自得
动物作为方法:观察、省思与书写 10期“聚焦”动物作为方法:观察、省思与书写张 炜 文学关键词:动物(上)(下)选自《天涯》年第4期任林举 虎啸——野生东北虎追踪与探秘选自《人民文学》年第9期葛 亮 猫生(短篇小说)选自《江南》年第3期海 桀 放生羊(中篇小说)选自《北京文学》年第9期李汉荣 写给乡村动物的赞美诗选自《动物记》半 夏 与虫在野选自《与虫在野》李万华 飞鸟相与还选自《青海湖》年第1期、《西部》年第4期半夏 年生于云南会泽铅锌矿。毕业于云南大学生物系。著有长篇小说《铅灰暗红》《忘川之花》《潦草的痛》《心上虫草》《活色余欢》及纪实作品《看花是种世界观》等。自然博物随笔《与虫在野》获琦君散文奖·特别奖、吴大猷科普奖佳作奖,入选“中国十大自然好书”、封面新闻“年度十大非虚构作品”、年度新浪好书榜等。现居云南昆明。 虫安妥,草自在,人类方安然自得,所有的生命皆须敬畏。共生于地球的所有生命,包括虫在内都与人类是生命共同体,人命关天,虫命也关天。所有生命物种的周期节律如复调音乐,声部各自独立却又和谐统一,万物生,生生不已。和光同尘,自然自在。看花是种世界观,看虫亦然。那么,我们该如何重新审视虫儿们的生命源流?跟我来!——半夏 △ 半夏《与虫在野》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年8月版 赏读与虫在野文 半夏 在这个纯属偶然的星球上,人类是孤独的,绝对的孤独;在围绕我们的所有生命形式中,除开狗以外,没有任何一种生命与人类结成盟友。 ——莫里斯·梅特林克 从前,在电灯泡被人类广泛运用以前,那种隐秘又宁静的田园村落举目皆是:人类拓荒者的历史遗迹存于乡村建筑的墙上窗棂上瓦顶上。每个安详的早晨与傍晚,炊烟四起,太阳照耀着山冈时,树叶在风中轻轻摇晃,唧唧虫鸣平添人世生机,雨幕落雪都是闲看的风景;太阳落下的暮归时分,耳畔传来人类深沉的低吟或者高歌,那是把时间拉长把空间无限打开的舒缓,那是梦一般的乡村圣歌。那时,有人生活着的乡村是真的灵魂家园,是人类站起劳作,坐下躺下便可依赖的精神原乡。一百多年前,用电做能源的电灯泡诞生,电能转化为光能,这大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电灯泡照亮黑夜,于是,在漫漫黑夜陪伴人类的不再是火塘,不再是蜡烛,不再是油灯。史前在月光星光的照耀下前行的蛾子,也从赴火变为赴灯。年夏天,我偶然间用手机拍摄了一只人见人嫌的苍蝇,手机镜头里的它却令我惊艳,自此我开始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guoa.com/qgry/6433.html
- 上一篇文章: 草河bull少先队助学之路达青龙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