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每条信息都要钱”“花了10多万元,还拿不到联系方式”“要线下见面,先得刷个价值1万元的‘一生一世’”……部分自称“快速脱单”“互助脱单”App通过平台规则“下套”,让交友过程异化为步步“交钱”,不少用户成为被“收割”对象,引发了大量涉嫌“诱导消费”“情感欺诈”的纠纷。

“花10多万元没脱单

结果面都没见到”

多个运营模式类似的“脱单”App在应用商店上下载量巨大,有的下载量突破1亿次。该类App在投诉平台上遭到大量网友投诉,有的多达多起,涉及“虚假宣传”“诱导大量充值”“情感欺诈”等。

01

博眼球,恶俗广告横行。

一名来自新疆的女士透露,自己被该类App“强制交友”了一把。“偶然发现我在抖音上的个人视频成了App的宣传广告,广告里我照片上还有一行字‘30岁、单身、喜欢旅游’,但此前平台并没联系我,也没有得到我的许可和授权。”

某App的宣传页面截图

01

想交友,步步要充值。

“为了找对象,我在平台上花了10多万元,还网贷了3万多元,结果面都没见到。”来自江西农村50岁的刘先生因为丧偶,下载了类似的“脱单”App,希望找个伴侣,结果人财两空。

“注册后就有不少女用户像机器人一样给我发照片、语音,但回复文字、语音、视频都要花钱。我给一个女用户送礼物就花了6万多元。”刘先生说。

01

要“奔现”?屏蔽联系方式。

来自浙江的蒋先生透露,他在“脱单”App上,希望和女用户交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guoa.com/qgjj/10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