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一席谈37当青果送上番
!! 去年还是懵懂少年,忽然之间呈现出大人的模样:做事开始更有章法,少了一些年少轻狂……作为高中阶段的“夹心层”,高二阶段的不稳定因素陡然增涨,该如何去应对呢?别急,且看“青果心理”的卓祺老师为我们送上“番茄工作法”锦囊和实用的“解压包”。 当“青果”送上“番茄”,高二就真的来了 别样的高二 模糊了高一时的雄心壮志,又暂时未面临高考的紧迫,在主流社会将注意力都放在高中阶段的头和尾的时候,金爸金妈们能够重视高二这个断层的年级,本身就是一件值得点赞的事情。 Points:调查发现,有百分之五十的高中生表示,自己在高中时期有成绩明显退步的阶段基本是出现在高二。 配做金中人,更配做自己 如果说以前孩子们在学习中付出了五分的努力,那么他的学习成绩就可以带给他八分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但是进入了高二之后,他的勤奋程度可能已经进步到六分、七分甚至是更多,但是,成绩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反而只有四分或者是五分,甚至是更低。这里就涉及到一个群体认同感的问题。 Points:所谓的群体认同感,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于某一个群体特别的认同。认同这个群体的价值观还有生活方式、他的外在形象等等。我们潮汕人在外地的时候也会对我们本地人有非常强的群体认同感,我们会说“胶己人”。金爸金妈们做点啥? 1 帮助孩子制作一个成绩档案卡——让成绩来说话。把历次大型的考试成绩记录在案,并且附上一个书面分析。对每个阶段的学习做一个总结,做到科科都有反思。比方说:这次考试的分数比自己总体的平均分多了多少呢?我的名次进步了多少又退步了多少?这个是由于什么带来的?是考试的难易程度还是我的备考充分与否?还是我自己的身体状态好坏,又或者是我受到其他一些事件的影响?如果排除这个因素我能不能够考得更好呢,如果有了这个因素是不是我就应该得到这个分数呢? 2 提醒孩子做一个自我反省——吾日三省吾身。我今天的学习尽力了吗?我今天弄懂了那几道不懂的题目了吗?我背出那几个重要词组了吗?看到每天都有收获,每天都有成长,那么日子就过得快乐充实。有了这种细微的累积,到了期末试,孩子们会发现“原来我也是有进步的”,自信心的累计积可以慢慢的消除对学习的焦虑感,重新拿到自己对生活的掌控的权利,同样也可以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意识。 Points:帮助孩子设立一个比较接近自己实力的目标,而不是看着远方的山,心里想我一定要跑到那边去。如果目标设置得不切实际的话,孩子很容易出现巨大的心理落差,甚至产生焦虑的情绪。 管理好时间——番茄工作法 不管是在校的晚自修或者是周末放假在家中学习,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孩子往书桌前一坐,几个小时几乎一动不动。当家长的真的很心疼,想送杯茶,让他吃点东西,叫他起来歇一歇,又害怕打扰他的解题思路,好好的灵感被我们吓没了。其实,长时间的连续作战很容易让大脑缺氧疲劳,导致一个冲锋式的开头,却有一个后劲不足的结局,番茄工作法可以让孩子的学习更规律一些。 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去设定一个时段。如果他超过半小时就容易注意力分散、打呵欠、大脑思维短路,那么我们就把一个晚上或者是一天乃至于一个下午这样的一整块的学习时间切割成n多个半小时。第一个半小时结束,我们可以起身休息五分钟,喝水、洗脸、上厕所,就是不能够玩手机;第二个半小时结束,我们可以起身休息八分钟,吃点东西活动一下,但是也不能玩手机。第三个半小时结束我们要起身休息十分钟。注意:这个时间是依次叠加的。当你第一个半小时休息五分钟,第二个半小时其实你的身体经有了比较多的消耗,可以休息稍微多一点点,所以是八分钟,接下来是十分钟,以此类推慢慢地增加。 Points:我们不必担心休息的五分钟八分钟十分钟被浪费掉,其实,即便整一个休息的时间你用来发呆,它也是非常有用处的。你的大脑正在这个时间慢慢的放松他的脑细胞,休息一下,补充他的营养,它也需要有一个停顿之后才能更好的前进。 床=睡眠,调整好睡眠 床=睡眠。 躺在床上=我要睡觉 睡不着觉离开床!睡不着觉离开床!睡不着觉离开床!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很多的时候听学生描述说他睡不着,然后在床上滚来滚去辗转反侧,这种痛苦,谁失眠谁知道。离开床,离开不纯粹的睡眠方式。 这个床是等于睡眠,而躺在床上呢,就等于是我要睡觉。在躺下之前我们可以清空自己的脑袋,忘记今天的练习,忘记激动人心的体育课,忘记一堆还没有写完的作业,放松身上的每一块肌肉,深呼吸闭上眼。具体的放松方法可以自己默念:在一边闭上眼睛一边深呼吸的时候从头到脚的告诉自己。我现在的头皮开始在慢慢的放松、放松。我感觉我的脸部肌肉也在慢慢的放松。我的颈部,我的肩膀我的手臂甚至我的手指尖都非常的放松。我的躯体,我的大腿,我的小腿甚至我的脚趾头都非常的放松。 Points:如果过了一段时间还睡不着(这个一段时间是多久呢?就是当你感觉自己的内心已经快崩溃的时候),你就起床,给自己的身体做一个简单的放松,比如体育课上的各种头部运动、肩部运动、腿部运动,稍微坐一坐,喝一点温开水,把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继续把大脑清空,差不多再躺下。 帮助孩子发展批判性思维 我们的高二心理课是一个群体的讲座,在课堂上我面对着两百多个学生,这个时候我总是会不断的提醒自己:坐在我面前的不是一群初中生,不是一群小孩子,他们是一群成年人,有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思想。只要有机会我就可以跟他们讨论一些比较经典的话题。比方说很著名的十大思想实验里面有一个电车难题。你选择往左还是往右。比如婚前性行为,你们认为应不应该做,可不可以做,如果做了会有什么后果。又比如同性恋,如果你发现你身边很好的朋友性取向跟你不一样,你会有什么反应呢?放下心中的标准答案,我们就可以欣喜的收获学生们天马行空的思想。 如果跟孩子沟通顺畅,父母可以多跟孩子做这样的头脑风暴,启发他们不断的思考看似正确或者错误的想法。比如最近很热门的一个新闻,徐玉玉,一个女孩子她一笔辛苦攒到的学费被所谓的助学金骗局给骗走之后,她就突然病发身亡了。我们可以跟孩子交流:你觉得当时徐玉玉心里会怎么想?是什么成为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个事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她,你会怎么做?你觉得这个新闻报道他写的对还是不对呢?有没有哪一些可以商榷的地方呢?除了骗子本人,有谁需要为她的死承担责任呢? 如果平常跟孩子聊天聊得比较少的金爸金妈,或者说,你们的聊天话题仅限于家中的事情,那么也考虑能不能够在处理家中一些大小事情的时候,邀请自己的孩子谈一下他的意见是什么?比方说:你也是家中的一员,这件事情爸爸妈妈还没有做决定,想要听一听你的看法。如果按照爸爸妈妈的这个想法去做,可能会怎么样呢?而如果按照你的建议去做,你有没有想过利弊得失会是如何?这个事情有哪些是我们没有办法控制的因素?如果他们真的出现了,我们有没有这个能力去承担?我们可以完全地把孩子当成一个有思想有头脑有理智的成年人,跟他们平等的去交流这些问题。 Points:批判性思维就是希望我们能够不迷信权威,不直接的去肯定或者否定一件事情,遇到事情的时候有自己的主见,不轻易的下一个结论。在高二之前孩子们身边是由许多教他们做事的权威,这些权威就包括了家长、老师,各个领域的一些专家,甚至是以前我们非常相信的媒体报道。而现在孩子们也可以做到像这一些人一样理智的去思考。 当一个八十分的家长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我们的工作尚且需要层层的面试和感情的培训,就连做一个番茄炒鸡蛋,我们也是有教程或者是有经验可以传授的,但是,是不是每个人都准备好了要当一个好家长呢?如果没有考试,我们有没有自己去学习?如果没有培训,我们能不能做一个自我的提升?每个阶段的孩子,他都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为人父母就不得不时时刻刻去学习一些教育的理念,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但是要相信一件事情,父母并不是万能的。 有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当一个八十分的家长,剩下的二十分,一来怕你太骄傲;二来这二十分也可以留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成长空间。如果实在觉得自己一个人或者夫妻两个人没有办法背负太多。其实我们也可以选择身边合适的社会支持系统。比方说其他的家人及朋友,或者像我们现在交流的这个家长群就是一个很好的抱团取暖的地方。而如果万一问题太严重的话,我们也要学会适时的去求助专业人士。毕竟勇于求助,而且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强者。 精 彩 解 答 文妈,您好!你说在学校,失眠了也不能随便起来走动。如果孩子是因为紧张而失眠的。就说:“哎,那你不要紧张,你放松啊!”这个作用其实不是非常大,我们可不可以跟他谈一谈,他紧张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是紧张明天要上的哪一节课,还是明天的考试,还是整体的对这个学校生活或者对这个新班级的一些情绪,找到这个源头才能够更好的对症下药。 雍妈,您好!您提到说孩子考试总是很粗心,而且有扩大的趋势,这个是心理原因吗?如果这是你自己的感觉的话,建议跟孩子确认一下他自己有没有这样的感觉?你可以说:“你最近考试了这几次成绩怎么看?”如果是孩子自己反馈过来的,那他第一次出现这种粗心的情况导致考试成绩不好的时候,我们有没有给到她一些什么反馈呢?如果当时有一些不经意的话或情绪强化了“粗心”,那下一次想要摆脱粗心的情况时,他可能就像一个弹簧一样,你越压他他就反弹得越厉害。 娴妈,您好!您提到说孩子对于一个科目有兴趣成绩也不错,但是科任老师做的事情他比较反感,导致心里不认同这个老师,这个科目的成绩下降了。孩子会跟您说这些事情,说明你们的沟通是非常顺畅的。我们要怎样去开导孩子?首先,孩子对这个科目有兴趣而且成绩也不错,那么我们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个时候她的自我意识在发展、她越来越有主见,我们可以引导她:“你感兴趣的是这个科目而不是老师,你是在为了自己的成绩自己的兴趣而学习,不管换哪一个老师过来你都是要好好学习的,不是轻易的受到别人的影响。” 雅妈,您好!您提到说孩子要把东西放的很工整而且都提前准备,这个是不是强迫症?可以说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是有一些叫做强迫行为,这种强迫行为并不等同于强迫症。这种讲求整齐的、轻微的强迫行为,肯定不是强迫症。是不是强迫症,我们要看这个习惯持续的时间以及对平常生活的影响有多大。因为整理东西导致学习的时间紧张,这是孩的感觉还是您的感觉?能不能从时间管理方面帮助她去分配好时间?我们可以按照番茄工作法,在休息的五分钟八分钟的这个时间站起来去收拾一下,然后接着去学习,等休息时间八分钟时再接着去做这个事情。如果还做不到的话,那我们就要思考一下:孩子的这个症状背后有什么意义?我们去做一件事情,背后一定是有好处的,对不对?那她这样做能够给孩子带来什么好处呢?如果孩子愿意说出来的话,也许我们可以知道更多。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能在高二伊始聆听“青果心理”卓祺老师精彩专业的讲解,对全体级金爸金妈来说都非常幸运。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guoa.com/qgyf/1194.html
- 上一篇文章: 青果树最美教师第四期
- 下一篇文章: 换季老感冒这些食谱让你更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