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灰霉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
灰霉病的为害症状: 主要表现在叶片和青果上,对产量影响很大。青果期发病严重,叶片症状由叶尖开始发生,病斑呈v字形向内发展,初为水浸状,浅褐色,大型且边缘不规则,有深浅相间的轮纹,潮湿时表面生少量灰霉,最后枯死。果实被害时,多数先浸染残留的花或柱头、萼片,然后向果实或果柄发展,导致果皮变成灰白色,软腐,病部表面长出灰色霉层,果实间相互传染。 灰霉病的病菌与发病条件: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真菌。病菌以菌核遗留在土壤中越冬,或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随气流及雨水传播蔓延。高湿环境(相对湿度在90%以上)极易发病,病菌发育适温为20~23℃。 灰霉病的防治措施:①选用良种:采用优质抗病品种是番茄生产的关键。为此,应因地制宜种植产量高、果质好、抗病力强的品种。 ②种子消毒:播种前可用10%的磷酸钠浸种20分钟,后洗净催芽。 ③培育壮苗:选择稻田或3年未种植番茄的田作苗床,翻犁晒白,减少菌源。播种后用新鲜稻草覆盖,以保湿及防止土面板结,出苗后揭去稻草。当苗长出2片真叶时进行间苗。同时做好苗期肥水管理,以便培育出壮苗。 ④清除田间卫生:彻底清除、烧毁病果、病株,减少传染源。番茄果受灰霉病侵染部位主要是残留在果上的花瓣及柱头。在番茄谢花后10d左右摘除幼果上残留的花瓣及柱头,防病效果达80%以上,且对单果重无影响。 ⑤药剂防治:定植前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倍液,于苗床喷淋,做到早期预防。发病初期用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倍液,或40%嘧霉胺悬浮剂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倍液交替喷施,连喷2~3次,隔7d天喷一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guoa.com/qgxw/6239.html
- 上一篇文章: 西红柿常见病害高清图片防治方法及用药大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