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霉病春季多发,如何防治效果佳
提示:点击上方"农民种植助手"↑免费订阅 春季是保护地栽培灰霉病的高发期,西红柿、草莓、黄瓜等等都是它侵染的对象,稍不留意就会给咱们的农民朋友带来巨大损失,所以在田间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多留意,加强管理,今天的农事话务站咱们就来详细认识一下灰霉病。 灰霉病春季多发如何防治效果佳春季是保护地果蔬灰霉病的高发期,稍不留意就会给菜农造成很大的损失,在田间管理上一定要多观察,加强管理,预防其爆发。 一、灰霉病的危害 灰霉病是被葡萄孢属的真菌侵染所造成的一类病害的总称,主要危害植物花、叶片和果实,在低温高湿(温度为20℃~25℃、湿度持续90%以上时)的情况下最容易发生,严重时导致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输入灰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传病害,可随空气、水流以及田间作业传播。 果实为青果时受害重。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先被侵染,后向果实扩展,果皮呈灰白色,并生有厚厚的灰色霉层,呈水腐状。 叶片发病从叶尖开始,沿叶脉间成“V”形向内扩展,叶片呈灰褐色,叶边有深浅相间的纹状线,叶片的病、健部分交界分明。 病原菌侵入后,难以彻底消灭病原菌,即使喷施药剂,也不能解决空气及露水中的病原菌;单独熏棚,不能重点解决病叶、病果等病残体上或内部的病原菌。 二、灰霉病发病症状 1.叶片染病多始自叶尖,病斑呈“V”型向内扩展,后期生有灰霉枯死。 2.植株上部叶柄及嫩茎发病,病部缢缩,其上密生灰霉。 3.病菌多从寄主伤口或衰老的器官及枯死的组织侵入,蘸花是重要的人为传播途径。 4.果实染病青果受害重,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多先被侵染,或向果面或果柄扩展,致果皮呈灰白色,软腐,后长出大量灰绿色霉层。 5.病果上灰霉层为分生孢子,借气流进行再侵染。 三、灰霉病发病特点 1.花期是侵染高峰期。 2.果穗膨大期浇水后是烂果高峰期。 3.存活能力强。分生孢子在自然条件下经天仍有萌发能力;借气流可远距离传播。 4.侵染时间长。灰霉病在植株生长衰弱最易感病,而进入结果期恰恰是植株长势差的时候,从幼果期到生长后期均易发病。 5.扑杀难度大。该菌是寄生性较弱的病菌,腐生性较强,存在于棚内各个角落,很难只喷几次药消灭。 输入四、发病条件 1.发病时间:一般12月至翌年5月,气温20℃左右,相对湿度持续90%以上时易发病。 2.初侵染源:以菌核在土壤中或菌丝及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春季条件适宜,菌核萌发,产生分生孢子。 3.传播途径: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或露珠及农事操作进行传播。 五、灰霉病的防治 根据灰霉病的发生原因,在防治上需采取“防治结合”的措施。 1、选择晴天上午采取浇暗水,小水的措施。 2、及时摘除病果、病叶、枯枝烂叶及时带出田外深埋。 3、加强通风换气,降低棚内湿度。可以在早上揭草苫后及时拉开风口5~10分钟进行换气,排湿。 4、在用药上一定要采取和软腐病一起进行防治。可以用腐霉利+乙蒜素;霉嘧胺+农用链霉素等进行防治。在缺钙的情况下还应该加入硝酸钙,螯合钙等钙肥。严重的地块建议在喷药时加入过氧乙酸等氧化剂。霉嘧胺在使用时注意用量和次数,以免造成对瓜果类,茄果类蔬菜花器的损伤。 点击“阅读原文”有效的白癜风偏方哪里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guoa.com/qgxw/3266.html
- 上一篇文章: 香蕉常见病害特征及综合防治
- 下一篇文章: 草莓芽枯病识别及防治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