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中药材的四气与五味吗使用
中药里经常出现的一些医学名称是否弄得你晕头转向的呢?中药材有其独特的性味特点,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它们,针对自己的体质来选用养生药材,才能发挥药材的最大功效。 四气五味理论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序录云:“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书中以四气配合五味,共同标明每味药的药性特征,开创了先标明药性,后论述药物功效及主治病证的本草编写体例,奠定了以四气五味理论指导临床用药的基础。 一、四气 四气,又称为四性,即寒、热、温、凉。寒凉性药材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适用于热性病症;温热性药材一般都具有温里散寒的特性,适用于寒性病症。除“四性”之外,尚有性质平和的“平性”。 1、寒属性:阴。 作用:清热解毒、泻火通便、消除热证。 典型药材:生石膏、黄连、大黄、知母等。 2、热属性:阳。 作用:能祛寒、消除寒症。 典型药材:肉桂等。 3、温 属性:阳。 作用:能祛寒补虚。 典型药材:红枣、当归、川芎、桂圆等。 4、凉属性:阴。 作用:能降火气、清热除烦、减轻热症。 典型药材:菊花、西洋参、罗汉果、石斛、天门冬等。 您知道中药材的“四气”与“五味”吗?使用中药前有必要了解一些中药小常识! 二、五味 作为中药性能的五味,不一定是用来表示药材的真实滋味,更主要是用以反应药材作用在补、泄、散、敛等方面的特征性。 1、酸作用:能收敛固涩、生津开胃、止汗、久咳不愈、遗精滑精。 对应的部位:肝。 典型中药材:乌梅、五倍子、五味子、山楂等。 温馨提示:多食容易损伤筋骨;感冒发热者慎用或配伍解表药同用。 2、苦作用:具有清热泻火、解毒、除烦、通泄大便等作用,治疗咳喘、呕恶等。 对应的部位:心。 典型中药材:黄连、大黄、黄芩、杏仁、白果、栀子、青果等。 温馨提示:多服用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虚寒者慎用。 3、甘作用:补虚止痛、缓和药性、调和脾胃、理顺正气。 对应的部位:脾。 典型中药材:人参、甘草、红枣、淮山、熟地等。 温馨提示:多服用容易发胖、伤及牙齿;上腹胀闷、体胖肥盛者慎用。 4、辛作用:发散风寒、行气行血、治疗风寒表证,感冒发热、头痛身重。 对应的部位:肺。 典型中药材:薄荷、木香、川芎、茴香、紫苏、白芷、花椒、肉桂等。 温馨提示:辛散燥热,食用过多容易耗费体力,损伤津液,从而导致便秘、火气过大、痔疮等。阴虚火旺者忌用。 5、咸作用:泻下通便、软坚散结、消肿,用于大便干结、消肿瘤、结核等。 对应的部位:肾。 典型中药材:芒硝、鳖甲、牡蛎、龙骨、草决明等。 温馨提示:皮肾阳虚,腹泻便溏者慎用。 由于每一种药物都具有性和味,因此,两者必须综合起来看。例如两种药物都是寒性,但是味不相同,一是苦寒,一是辛寒,两者的作用就有差异。反过来说,假如两种药物都是甘味,但性不相同,一是甘寒、一是甘温,其作用也不一样。所以,不能把性与味孤立起来看。性与味显示了药物的部分性能,也显示出有些药物的共性。只有认识和掌握每一药物的全部性能,以及性味相同药物之间同中有异的特性,才能全面而准确地了解和使用药物。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白癜风医院美丽黄皮肤行动专业从事白癜风诊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guoa.com/qgry/995.html
- 上一篇文章: 学过汉语拼音的人都欠他一声gnxi
- 下一篇文章: 慧缘居士解说阴阳五行与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