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番茄晚疫病大发生时短期内常使植株成片枯死,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毁种无收。该病苗期、成株均可发生。幼苗染病,叶片上现暗绿色水渍状病斑,病斑由叶片向主茎扩展,造成茎变细并呈黑褐色致幼苗萎嘴或倒折。湿度大时病部表面产生稀疏白霉,即病原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成株染病多在番茄、樱桃香茄坐果后开始发病,也侵染叶片、叶柄茎和青果。时片受侵染,多从中、下部叶片的叶尖或叶缘或叶面上产生浅绿色小点,后变成暗绿色不规则形水溃状病班,很快变成褐色,

病健交界不明显。温度高温度大持续时间长时病斑迅速扩展至半叶或全叶,有的在病健交界处或病斑上产生稀疏白你。湿度大时病时腐烂,病环扩展后变灰褐色至灰黑色星混腐状,空气干燥时病部青白色,后变褐或干枯破裂。时柄生秆染病,产生不规则形褐色大坏死斑,略凹陷,边缘不清晰,致腐烂或折断。花器、蕾染病产生褐色至暗褐色病变。青果染病,果实果肩部表面产生暗绿色近圆形污斑,后变褐稍凹陷,病斑边缘

显,有不规则云纹,有时波及半个果实,湿度大时病果表面产生稀疏白霉。病果初期硬,不腐烂,后期腐烂迅速,别于早疫病、病毒病。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晚疫病病菌可以在越冬茬或长季栽培的番茄中越冬,也可以卵孢子、

厚垣孢子或菌丝体在染病的根或土壤内越冬。春季卵孢子和厚垣孢子萌发产生游动孢子。菌丝体进一一步生长产生游动孢子囊并释放出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在土壤水内到处游动,当接触到感病的番茄、樱桃番茄寄主时侵染根部。潮湿寒冷的天气菌丝体和游动孢子产生较多,使病害进-一步扩展,干旱炎热或过于寒冷的天气,病菌以卵孢子厚垣孢子或菌丝体存活。当土壤潮湿而温度适宜时,病菌借气流或雨水从番茄的气孔、伤口或表皮直接侵人,也可从茎的伤口、皮孔侵人,在棚中或露地形成中心病株,经多次重复侵染,引起该病流行。不同年份季节不同,其流行情况因年而异。在耕作制度稳定的情况下,其发生为害情况主要受气温和湿度及降雨量的影响。温度适宜,湿度高利其发生,20~23C,菌丝在寄主体内繁殖速度最快,潜育期最短,日光温室、大棚白天22C左右,相对湿度高于90%,持续8小时,夜间温度10~13C,叶面结露或叶缘吐水持续12小时,致病疫霉菌即可完成侵染发病。气温15~20C,相对湿度超过80%2小时,晚疫病便严重发生。生产上月平均气温16~22C,最适合该病发生和流行,在南方早季3~4月苗期为害幼苗,晚季11月中旬至12月及翌年1月中旬前的结果期为害青果。宁夏地区越夏茬口8月上旬进入发病高峰期。近年来,

随着露地和保护地日光温室、长季节栽培樱桃番茄和大番茄的面积不断扩大,茬次不断增加,各地积累了足够菌源,只要出现浇水过大,排水不良或密度过大,保护地放风不及时或施用氮肥过量,无论是保护地还是露地,无论是反季节的番茄还是长季节栽培的樱桃番茄或大番茄都会发生晚疫病。正常情况下进人雨季,雨日多、降水量大,持续时间长该病易流行成灾。但在反季节或长季栽培时,只要出现上述发病条件,晚疫病也会大发生或大流行。

防治方法(1)茄科蔬菜收获后,要彻底清除病残体病果,以减少初侵染源。

(2)播种前,种子用55C温汤侵种

30分钟,采用营养钵.营养袋或穴盘等培育无病苗。

(3)合理密植,深沟高垄,实行3年以上轮作,生产上做到及时整枝打杈,3或4穗果坐稳后,把底部老叶、病叶打去。棚室要特别注意通风降湿,发病时首先要适当控制浇水,露地要疏通排灌系统,雨后及时排水,严防湿气滞留;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避免偏施氮肥;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除,以减少菌源。

(4)采用生态和农业调控技术:生产上针对该病在低温高湿条件下流行的特点,通过控制棚室内温湿度缩短结露持续时间可控制该病发生。冬春保护地温度10~25C,湿度在75%~90%变化时易发病,生产上采用通风散湿提高棚温防其发病,当晴天上午温度升至28~30C时,进行放风,温度控制在22~25C,可降低湿度,当温度降至20C时,要马上关闭通风口,保持夜温不低于15C,大大减少结露量和结露持续时间,就可减轻发病。

(5)药剂防治

根据该病害发病规律前期可用晚疫一号倍液喷施,可起到一定预防作用。

如有发生时,可用晚疫克星喷施,视情况3-5天后打第二遍。(以上药物具体咨询纳宝番茄服务团队,,刘先生)

腾运种业刘晓军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guoa.com/qgry/3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