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视野下的周人灭商——以殷墟从晚商到西周的文化变迁为例

牛世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据传世文献记载,周人的始祖为弃(《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周本纪》等),不窋自窜于戎狄之间(《国语·周语上》),公刘居豳(《诗·大雅·公刘》),公亶父迁于岐下(《诗·大雅·绵》),文王居程(《逸周书·程窹》),后居丰(《诗·大雅·文王有声》等)。

周先公、先王时期,周人与商王朝有一定联系。殷墟甲骨刻辞所见,晚商早期,周人臣服于商,殷墟卜辞中有“令周侯”的记录①。

周人灭商的战略始于公亶父,“居岐之阳,实始翦商”(《诗·鲁颂·閟宫》)。王季伐西落鬼戎(《古本竹书纪年》),势力扩张到关中东部的洛河北塬②,但文王时又献洛西之地于商(《周本纪》)。商王纣以崇侯之谗而拘文王,文王自商反程后,受天命而称王(《逸周书·程窹》、《书·康诰》等),叛商伐纣。周原甲骨卜辞也有商王朝伐周方伯③的记录。

周与商间攻守异势直至商王朝覆灭,发生在周武王时。武王对商王朝实施三次大的军事进攻行动,“武王八年,征伐耆(黎),大戡之,还,乃饮至于文大室。”(清华简《耆夜》④,《尚书·西伯戡黎·序》类似)武王九年,东观兵于孟津;武王十一年,率联合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方国部族,对阵商郊牧野(《周本纪》、《尚书·牧誓》)。纣自焚,商亡(《周本纪》)。

殷墟作为商代晚期的王朝都城,在周人灭商前后物质文化上有何不同,亦即灭商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是本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guoa.com/qgls/6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