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1

大运河传媒讯多年前的元朝,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其间更是沿着大运河来到扬州,并在扬州为官3年,成为沟通中西方文明的重要使者。24日上午,在扬州东关古渡旁的马可·波罗纪念馆内——马可·波罗当年进入扬州的第一站,“马可·波罗杯”中国大运河游记全球征文颁奖仪式正式举行。

为向世界分享中国文化,讲好大运河故事,年3月,在中国公共外交协会、江苏省旅游协会等支持下,由扬州公共外交协会、扬州市旅游协会、扬州运河文化投资集团和扬州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文化发展基金会主办的“马可·波罗杯”中国大运河游记全球征文活动正式启动。

征文活动吸引了海内外各界人士的热情参与,共征集到中国、美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委内瑞拉6个国家篇稿件,涌现出了一批富有时代性、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的精品力作。根据“马可·波罗杯”中国大运河游记全球征文组委会评委意见,评出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3篇和优秀奖10篇。这16篇获奖作品描绘了中国大运河对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文化滋养、运输灌溉、百姓生活、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作用,寄托了对世界美好未来的深情展望。扬州公共外交协会特为此编印了《“马可·波罗杯”中国大运河游记全球征文获奖作品集》。

扬州市政协副主席丁一在致辞中指出,今年是"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举行"马可·波罗杯"中国大运河游记全球征文颁奖仪式,正是为了一起追寻马可·波罗的足迹,共同分享获奖者们感悟运河文化、弘扬运河精神的故事。扬州是中国大运河原点城市、大运河成功申遗牵头城市,也是"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沿着大运河游遍中国,成为沟通中西方文明的重要使者。回到欧洲后,他口述形成了《马可·波罗游记》,让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向往中国。本次全球征文活动,正是文化自信的展示、运河文明的挖掘、中华文脉的传承、中西方文化的交融。

“古代扬州通过大运河与外部世界紧密联系,它不仅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连接点和交汇点,更是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扬州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张跃进在讲话中表示,正因为马可·波罗在古代扬州有着重要影响,扬州建有全国唯一的马可·波罗纪念馆,每年都会吸引众多中外游客前往参观,让更多的人见证了古代扬州的对外开放和交流交往的史实。启动"马可·波罗杯"中国大运河游记全球征文活动,目的就是让大家从各自角度以游记的形式,对中国大运河的描述抒发了对文明交流互鉴和世界共享发展的追求与展望。

扬州市旅游协会会长王玉新宣读了获奖名单。扬州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扬州运河文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扬州日报社社长李继业,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秘书长、扬州市世遗办主任刘光明,分别为获奖者代表,《八千里路说运河》作者王虎华和《东关街向青果巷的致意》作者厉萍,颁发奖牌和奖状。据悉,受疫情影响,主办方只能邀请部分获奖作者来现场领奖,其他获奖作者的奖牌和奖状将于颁奖仪式后分别寄出。

扬州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夏正祥主持了颁奖仪式。(朱桂艳/摄影史宏伟)

"马可·波罗杯"中国大运河游记获奖名单

一等奖1篇

《从邵伯大运河到阿姆斯特丹运河》作者:卢德传

二等奖2篇

《八千里路说运河》作者:王虎华

《AdventureisTimeless》作者:PeterAndree(美国)

三等奖3篇

《大运河,一部闻名世界的线装书》作者:李家庆

《大运河,流啊流》作者:汪再兴

《大运河,不死的中华魂》作者:王晓露(西班牙)

优秀奖10篇

《大运之河》作者:张雷

《多娇大运河》作者:柴薪

《一半夕阳,一半朝阳》作者:夏婳(美国)

《扬州:水灵灵的词牌》作者:谢爱平

《运河绿,醉扬州》作者:林文钦

《一河千载通南北》作者:李文山

《一枝塔影认通州》作者:王利军

《拱宸水谣》作者:陈于晓

《东关街向青果巷的致意》作者:厉萍

《学马可,君当勤》作者:许晓东

(大运河新闻)

制作曹宇

编校延晨徐蓉

一审桂艳张莉

二审义富肖东

三审晖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guoa.com/qgls/11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