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今日寒露袅袅凉风动,凄凄寒
九月节 露气寒冷 将凝结也 斗指寒甲为寒露 斯时露寒而冷 将欲凝结 故名寒露 今日寒露 寒露 寒露 10月8日22:05:32,农历年九月(小)初十,我们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意味着全国大部地区天气将由凉爽向寒冷过渡。 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上的露水也更冷了,很可能成为冻露,因此称为寒露。气温逐渐下降。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都表示水汽凝结现象,而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 寒露之后,露水增多,气温更低。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 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寒露 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 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 三候菊有黄华 “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诗/中/寒/露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杜甫《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 ——王安石《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白居易《池上》 风入蒹葭秋色动,雨余杨柳暮烟凝。 野花似泣红妆泪,寒露满枝枝不胜。 ——刘沧《秋日望西阳》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柳永《玉蝴蝶》 寒露 习俗 1. 重阳节 由于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们谓此为“辞青”。九九登高,还要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干果:细花糕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 2. 观红叶 寒露时节到香山赏红叶早已成为北京市民的传统习惯与秋季出游的重头戏。秋风飒飒,黄护叶红。寒露过后的连续降温催红了京城的枫叶。金秋的香山层林尽染,漫山红叶如霞似锦、如诗如画。 3. 饮菊花酒 寒露与重阳节接近,此时菊花盛开,为除秋燥,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这一习俗与登高一起,渐渐移至重阳节。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4. 登高 众所周知,重阳节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由于重阳节在寒露节气前后,寒露节气宜人的气候又十分适合登山,慢慢的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也成了寒露节气的习俗。登高寓意“步步高升”、“高寿”。古时登高源于“避祸”。 5. 吃芝麻 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在北京,与芝麻有关的食品都成了寒露前后的热门货,如芝麻酥、芝麻绿豆糕、芝麻烧饼等。 1 审核:裴国旗董红霞 编辑:马芳侯环环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guoa.com/qgls/11668.html
- 上一篇文章: 小心山寨桑葚长得可爱却有剧毒新京报
- 下一篇文章: 10岁男孩抽动症眨眼清嗓子,脾虚肝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