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文创集市非遗篇
传播文化是润物无声的,只要有传播,就一定会有发展。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更增加了文化的厚重感和人民的归属感,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常州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年正式启动非遗保护工程以来,历经10年艰辛,成绩斐然。这期我们推荐的已入驻“常州文创集市”的两位商家的作品也属“非遗”——炭精画、烙画,并且两位都是各自项目在常州区域的代表性传承人。炭精画炭精画作者:陶通,字蒲芸,号晚枂江苏省常州炭精画传承人,中国书画研究会会员,常州市艺术家交流协会会员,常州市名人交流协会会员。炭精画也叫炭粉画,是一种以炭精粉为颜料,以擦笔、药棉、橡皮等为绘画工具的特殊民间绘画形式。炭精性状稳定,有较强的附着力,不仅适合于制作巨幅人物、花鸟、山水画,还具有绘制人像的实用性,画出来的人像黑白分明、光线柔和、画面逼真。以细腻动人、层次丰富、永不褪色的最大特点广泛受到人们的喜爱。陶通留学归来,成为炭精画老师傅叶耀泉的关门弟子,重拾这门老手艺。除了黑白两色,陶通也在不断学习,加入创新元素,将传统的炭精画与现代风格和西方风格结合,挖掘其新的价值。上图《青果巷系列》是陶通回国后创作的第一组题材,用炭精画笔法一笔一画描摹她心里的水乡古巷。一幅幅的黑白画作,就像一张张老照片,别有一番韵味。烙画烙画作者:张国良常州美术协会会员、常州中国烙画研究会理事成员、《常州烙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烙画又叫烫画、“火针刺绣”。据史料记载,常州地区在东晋前就有烙画技艺,到东晋时期因梳篦生产发展则在梳篦上用烙画装饰成行。常州烙画有多年历史。年,常州烙画列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常州中国烙画研究会成立,成为常州烙画保护单位。年底,常州烙画又列入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名录。常州烙画的特点是古朴、典雅、细腻、鲜亮。烙画同其他艺术一样,好题材能决定烙画的品味和境界。定好题材后,首先挑选最能表现题材的烙画材料。材料有纸、竹、布、绢、皮等。仅纸就有宣纸、白色厚板纸等。山水、花鸟、人物皆可烙制。确定题材,选好作画材料后,用铅笔先在材料上画出草稿,再用烙笔烙烫定稿。在烙笔笔法上更有讲究,有刺、拉、拖、推、磨、熏六法。一般来说,刺是画点,推拉画线,磨是画色块,熏是画云雾水气。画家在宣纸上烙画最见功力,一件成功作品的问世,需要画家扎实的素描和高超的运笔、布局等多方面的技法、技巧,缺一不可。常州非遗又何止“常州三宝”、“炭精画”、“烙画”......目前,我们常住人口不足万的常州市拥有世界级非遗项目1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3项、省级非遗项目53项、市级非遗项目项。也希望更多非遗项目加入到我们的“常州文创集市”,让更多人来了解欣赏你们的作品。龙城不老,岁月无恙以文化之,东去大江眼前的非遗绝不是落日辉煌我们的后代应该接着传唱......——END——文字小城插图环环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guoa.com/qgcd/13014.html
- 上一篇文章: 人民日报江苏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夜间模式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