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新”

探索

南洋

走进初夏的南洋校园,百花过后的桃李树下,已是果实初露。在本周南洋见习教师们的“双新”课堂里,地理老师说起了诗词歌赋,语文课堂响起了《好汉歌》,同学们为课文画起了插画,有了别样的亮点哦~

地理课:

中国地域文化

授课教师:周婧

周婧老师的地理课以胡宗陶《踏莎行·茶马古道》一词导入,以茶马古道沿线地区为例比较地域文化差异,结合地理环境特征分析了茶对藏族的重要性,并结合茶树生长习性的资料,分析川滇地区擅产茶的原因。同学们也在课堂中,通过尝试绘制胡焕庸线、黄河干流所在位置,辨识传统民居特征判读文化区分布,感悟中国地域文化中的人文色彩。

周婧老师说:通过本次公开教学,她也更为注重备课和课堂教学的规范性了。在素养立意的新课程中,为学生创设充满生活气息的主题情境,有助于将知识生活化,生活现象地理化,让学习变成一件有趣的事情,在问题解决的同时,提升区域分析和综合思维能力。这样的课堂对学生和老师都是积极的人生体验。

语文课: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授课教师:胡赛男

胡赛男老师抓住《好汉歌》中的一句“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向同学们发问:“为什么课文的好汉林冲却没有选择出手呢”?来与学生共同沉浸文本,回顾课文中的小说情节,结合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分析林冲的人物形象。

胡老师课后也很感慨:高中小说单元的学习和学生自行阅读小说的差异很大,“双新”下的语文课需要带领学生通过文本细读,从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认识人物,辅以环境角度理解人物,逐步培养鉴赏分析能力。在这堂课中,同学们学到的方法还需要在更多文本中得到训练。

语文课:

装在套子里的人

授课教师:张宏艺

张宏艺老师在备课中紧扣新教材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特点,结合学情,充分激趣,以同学们绘制的插图导入,活跃了课堂气氛。随后,师生围绕小说中的核心事件讨论,进行激烈的思维碰撞。张老师也在她的课堂总结中,呈现了俄国作家契诃夫创作本文的社会批判价值,鼓励同学们继续向文学阅读与写作的艰深处持续学习。

南洋青年教师的精彩课堂正在初夏的阳光和雨露中展露着光芒,期待着下一期的课堂片段,带来更多的惊喜哟~

相关链接

●“双新”探索

做好引路人,让思政课堂“有血有肉”

●“双新”探索

精耕细作耕耘忙矫首遐观兴味长

●“双新”探索

“活”起来、“专”进去的数学课堂

●“双新”探索

从线下"头脑风暴"走向云上"精彩纷呈"

●“双新”探索

让“新”课堂走“近”学生

●“双新”探索

“智慧”课堂中的教学“艺术”

●“双新”探索

上知天文下学地理仰观大气俯察家乡

●“双新”探索

文理贯通,步步生花

●“双新”探索

今天的高中数学课,我们这样上!

●“双新”探索

探究单元主题,聚焦文化品格

●“双新”探索

实践,是为了更优的品质和更好的发展

●“双新”探索

百花齐放融合发展的南洋课堂

●“双新”探索

进来,喜欢的“优课”都在这里

●“双新”探索

学术竞技,你准备好了吗?

●“双新”探索

“新”课紧扣“新”教法

●“双新”探索

南洋物理,名师汇聚

●“双新”探索

用好新教材构建新范式

●“双新”探索

来,GET新技能

●“双新”探索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双新”探索

既年轻又有故事的TA们

●“双新”探索

耕种一片逐渐成熟的麦田

●“双新”探索

苦练基本功,浪沙淘尽终见君

●“双新”探索

润物无声,蓄势而发

●“双新”探索

科技为马,文学筑梦

撰稿∣张宏艺

照片∣教研组

排版∣叶 静

责编∣赵 卿

特别鸣谢∣教师发展中心

/南洋中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guoa.com/qgyf/9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