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又名青果,因果实呈青绿色时就可供鲜食而得名。我们潮汕人特别喜欢橄榄,逢年过节,都会在招待客人的糖果盘放上一枚枚橄榄,美其名曰:“槟榔”,带着吉祥如意的祝福。茶余饭后,在嘴里放入一颗,慢慢咀嚼,丝丝甘香就在口腔中渐渐散发。橄榄可以分成许多品种,比如青皮橄榄、香枝橄榄、糯米橄榄以及“灰炉煲”等等,而大家公认的上品、珍品,则是产自潮阳金灶的“三棱橄榄”。

三棱橄榄,果皮蜡黄鲜亮,呈倒卵形,果基比较平、钝,略呈三棱状,因此而得名。三棱橄榄肉质爽脆而不粘核,味道甘香而没有涩味,咀嚼后满口生香,可以说是橄榄中的极品。

东坑村现有橄榄种植面积亩,其中三棱橄榄种植面积为亩。每年的橄榄收获季节,果农都得使用长梯,爬上梯格,手抓树枝来采摘橄榄。张素璋是当地三棱橄榄的种植能手,他对三棱橄榄果树的生长习性特别了解。

三棱橄榄属于喜阳树种,在阳光充足、土壤湿润的地方长得最好,正是东坑村独特的气候、土壤、环境条件,孕育了这一珍稀名果。

俗话说,“桃三李四橄榄七”,橄榄树通常要栽培7年后才开始挂果,而新橄榄树结果还非常少,每棵仅生产几千克,25年后才显著地增加。橄榄树每年结一次果,通常在农历十二月到春节这段时间收获,老丛的橄榄树每棵最高产量可达一、两百斤,但丰收过后,次年一般就会减产,休息期为一到两年,所以橄榄的产量就有大小年之分。

由于生长期长,产量有限,而品质又特别好,所以金灶出产的三棱橄榄身价不菲,每市斤的售价通常高达几百元。在年金灶镇举办的一场拍卖会上,年老果树出产的三棱橄榄更是拍出每市斤元的高价。如此贵重的三棱橄榄自然需要精心的养护。

张素璋现在做的是三棱橄榄包装和销售的生意,由于他购销的三棱橄榄质量好,价格也定得合理,每年的销售量都在几千斤左右。

橄榄又称谏果,因为初吃的时候带点苦涩,久嚼之后,香甜可口,余味无穷,就像忠谏之言,虽逆耳,而总是对人有益。

潮汕还有句俗话,叫做“乘风叩橄榄”,那是什么意思呢?刚才我们讲到,果农要收获橄榄,都得小心翼翼爬梯采摘,才能确保橄榄品相好看,而且摘橄榄的时候,还得避开大风天气,否则风吹枝摇,橄榄可能会掉落树下,造成浪费,而只有一种人,才会趁着大风,用竹竿乱敲一气,让橄榄掉落一地,然后把责任推给大风,这种人就是小偷了,所以“乘风叩橄榄”的意思近似于混水摸鱼、趁火打劫。

橄榄性味甘、涩、酸、平,入肺、胃经。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以及维生素等成分,而它最大的食疗价值就是生津、利咽、解毒、消食。元代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橄榄如佳士,外圆内实刚。为味苦且涩,其气清以芳。侑酒解酒毒,投茶助茶香。得盐即回味,消食尤奇方……“这首诗除了描写橄榄的形态、味道之外,还介绍了橄榄的功效,甚至提到橄榄可以加盐来进食。在潮汕地区,人们确实是将橄榄当成利咽、解毒、消食的一宝,还用它制作出各种佐餐的杂咸小菜,烹制成各种佳肴。

制作橄榄糁煮鱼,先将五花肉切片,与橄榄糁同煮至出味,再加入切成块的五笋鱼,放入芫荽焖煮,最后用芫荽头调味即成。橄榄糁里面包含了橄榄、盐和南姜末,可以很好地去除鱼腥味,同时提升鱼的鲜味。

橄榄粉肠煲,将猪粉肠彻底洗净,隔段打结,煮熟后切成小段,随后把橄榄捶破,跟粉肠连同原汤放入砂锅煲熟,这道菜带着橄榄的甘香,还有利咽止咳的作用。

橄榄炖角螺,先用刀把橄榄从中间斩开,然后放入炖盅,加入调好味道的上汤,投入芫荽头,放进蒸笼,炖至橄榄出味之后,去掉芫荽头。再将片成薄片的角螺肉飞水,放入炖盅一起炖制,最后加入芫荽就可以了。这道橄榄炖角螺使用的橄榄,就是大名鼎鼎的三棱橄榄。

在潮汕地区,橄榄还被做成一种风味小菜——橄榄菜,这种小菜如今已畅销全国。制作橄榄菜,要挑选质量好的橄榄果,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后捞起来,清洗去蒂后,再熬制一天,捞起来后再次清洗,最后再用热油、咸菜和盐,慢慢熬制成橄榄菜,做工非常繁复。这种小菜集橄榄的甘醇、芥菜的丰腴于一体,美味可口,消食开胃。

寻味汕头

如今,金灶镇已经形成三棱橄榄的生产基地,通过科学的种植,精心的管理,使得三棱橄榄的品质更佳,也成为当地的一大支柱产业。早在年,潮阳区就启动了”三棱橄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使金灶三棱橄榄正式成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作者:温洁燕高红方黄晓雄

审稿:陈彤波黄汉东

编辑:杨昊帆

《美食潮》播出时间

首播:汕头二套18:30重播:汕头三套22:50次日07:00次日二套12:00

次日一套18:20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guoa.com/qgyf/6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