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伟文青蒿本异草呦呦闻鹿鸣青蒿
▲屠呦呦,女,药学家。年10月,因发现了青蒿素,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 作者段伟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责编许小编刘小编 导读 青蒿素的发现已成为中国科学发现与创新的经典案例,但如果想揭示其中所蕴含的具有恒久价值的内涵,对其历史的回顾,既要追溯细节,又必须超越回忆中模糊的具体。 ◆◆◆◆◆ ▲青蒿素是继乙氨嘧啶、氯喹、伯喹之后最有效的抗疟特效药,尤其是对于脑型疟疾和抗氯喹疟疾,具有速效和低毒的特点,曾被世界卫生组织称做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 年10月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颁奖词强调,屠呦呦从传统中草药里找到了战胜疟疾的新疗法,她通过大量实验锁定了青蒿这种植物,在翻阅大量医书的基础上,成功提取出了青蒿中的有效物质青蒿素,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的科学家。将诺贝尔奖颁发给屠呦呦,实际上也是对参与“任务”的全体科研人员在寻找抗疟新药取得的突破性创新成果的肯定。 从年的拉斯克奖到年的诺贝尔奖,诸多有关青蒿素发现的历史秘辛不乏广泛深入的报道,使我们可以从细节中一窥科学发现之艰难;同时,其中所涉及的复杂的协作关系特别是优先权之争,更使这一重大集体创新的真实过程得以充分展现。毋庸置疑,青蒿素的发现已成为中国科学发现与创新的经典案例,但如果想揭示其中所蕴含的具有恒久价值的内涵,对其历史的回顾,既要追溯细节,又必须超越回忆中模糊的具体。鉴于科学活动的本质在于方法,从方法论层面反思这一过程将给我们带来诸多有益的启迪。 在顶层设计上,青蒿素发现的总体架构体现出了方法论上的比较优势。疟疾是全球广泛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guoa.com/qgyf/5621.html
- 上一篇文章: 青果的童年生存挑战训练营七日
- 下一篇文章: 辣椒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