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不能乱喝小青柑与陈皮普洱有何不同看
今年,小青柑犹如一波海啸,迅速席卷茶叶市场。喝小青柑,已然成为茶界的一种潮流与时尚,与前两年人们热捧陈皮普洱的情况如出一辙。虽然小青柑和陈皮都是一种“橘子皮”,但是它们到底有何不同?本文将从青柑与陈皮的选料与功效两方面,对两者的异同进行解读。 1、青柑嫩,陈皮老 青柑 青柑一般默认为采摘于农历立秋至寒露期间(即10月左右)所加工的皮,此时果皮尚未着色,外表色泽青褐色甚至青黑色,油室点微凹且密,不显皱缩,质硬皮薄,味辛气香。(根据中医药药典解释,青即为芸香福桔等多种橘柑类的干燥幼果。) 二红柑指采摘于农历寒露到小雪期间(即11月左右)所加工的皮,介于青果与熟果之间,故表皮褐绿中有微红,皮质稍厚带硬,油室凹孔较大,味辛苦中稍带微甜; 陈皮 到这里大家肯定能明白大红柑了:采摘于小雪至小寒期间(即12月左右)所加工的成熟柑皮。(根据中医药药典解释,陈皮即为芸香科植物大红柑的成熟干燥果皮。) 综上所述,青柑与陈皮的区别显而易见。青柑是柑橘类幼果或未成熟果的果皮,而陈皮则为柑橘类熟果的果皮。 2、青柑与陈皮的功效 青柑 性温,味苦、辛。归肝经、胆经、胃经。 疏肝破气,消积化滞。属理气药。 用量3~10克,煎汤内服,或入丸、散。用治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癖,乳痈,食积气滞,脘腹胀痛。 调整胃肠功能;祛痰平喘;利胆;保肝;抗休克;对心肌的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和自律性均有正性作用。 气虚者慎服。 陈皮 味辛、味苦,性温。归脾经、肺经。 理气开胃,燥湿化痰,治脾胃病。属理气药。 用量3~9克,煎服。用治胸脘胀满、食少呕吐、咳嗽痰多。 调整消化系统;兴奋心脏,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剂量过大可抑制心率,又可使冠脉流量增加;对高脂饮食引起的动脉硬化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平喘祛痰;使肾血管收缩,使尿量减少;抑制离体子宫,高浓度可松弛子宫;增强免疫功能;抗炎;缩短出血及凝血时间;能促进唾液、胃液等消化液分泌和消除肠内积气。 阴虚燥咳,咯血、吐血或内有实热者慎用。 综上所述,青柑与陈皮的功效异同显而易见。虽然两者同属理气之药,但是由于药性和归经的区别,使得两者在具体功效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大家在饮用小青柑和陈皮普洱之前,要针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对症饮茶。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guoa.com/qgyf/1464.html
- 上一篇文章: 红袖诗风第二辑卷三十一松风
- 下一篇文章: 五华农村的黄鸡卵熟了,原来效用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