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果

来源产地

本品为橄榄科植物橄榄的干燥成熟果实。培育6-7年结果,8-9月待果实外皮呈绿色带微黄时采摘,洗净,鲜用或用微火烘干,或用盐水浸渍后晒干。

生于低海拔的杂木林中,有栽培。

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别名橄榄子、余甘子、橄棪、忠果、青果、青子、谏果、青橄榄、白榄、黄榄、甘榄。

橄榄常绿乔木,高10-20m。有胶粘性芳香的树脂。

树皮淡灰色,平滑;幼枝、叶柄及叶轮均被极短的柔毛,有皮孔。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15-30cm;小叶11-15,长圆状披针形,长6-15cm,宽2.5-5cm,先端渐尖,基部偏斜,全缘,秃净,网脉两面均明显,下面网脉上有小窝点,略粗糙。

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与叶等长或略短;萼杯状,3浅裂,稀5裂;

花瓣3-5白色,芳香,长约为萼之2倍;雄蕊6,插生于环状花盘外侧;雌蕊1,子房上位。

核果卵形,长约3cm,初时黄绿色,后变黄白色,两端锐尖。花期5-7月,果期8-10月。

性味功效

《中国药典》

甘、酸,平。

归肺、胃经。

清热,利咽,生津,解毒。用于咽喉肿痛,咳嗽,烦渴,鱼蟹中毒。

《中药大辞典》

味甘涩,性寒。

归入肺、胃经。

清肺,利咽,生津,解毒。治咽喉肿痛,烦渴,咳嗽吐血,菌痢,癫痫,解河豚毒及酒毒。

《中华本草》

甘;酸;涩;性平

归肺;胃;脾;肝经

清肺利咽;生津止渴;解毒。主咳嗽痰血;咽喉肿痛;暑热烦渴;醉酒;鱼蟹中毒

内服:煎汤,6-12g;或熬膏;或入丸剂。外用:适量,研末撒或油调敷。

本品味甘、性涩,表证初起者慎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guoa.com/qgxw/5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