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番茄条斑型病毒病

发病叶片呈现深浅绿色相间的花叶病状。

茎秆、叶柄上部初呈暗绿色的短条纹,后变深褐色的油浸状坏死条斑,发病部位多集中在植株上部。

果实畸形,表皮下陷,凹凸不平,僵住不长,果面生褐色油浸状的坏死斑。

2.番茄细菌性溃疡病

果面生白色小圆斑,直径2—3毫米,略凸起,中间有一褐色针尖大的小点,也有的因番茄品种不同,白色小斑点不突起,颜色浅白。

3.番茄疮痂病

该病引起的多数小病斑从绿果期就开始形成,果红时表现明显,但病斑不腐烂。

病果会出现水浸状褪绿斑点,逐渐扩展,初期有油浸亮光,后呈黄褐色或黑褐色木栓化、近圆形粗糙枯死斑。

4.番茄细菌性斑疹病

果实变红时,果面上有小绿点不转红,中间深褐色,稍隆起。

在绿果上为深褐色小圆点,直径1—2毫米,散生在果面上,稍高于果皮,但中心不凹陷,为细菌性叶斑病所致,也常叫细菌性斑疹病。

5.番茄筋腐病

筋腐病的症状主要是西红柿果实着色不均匀。

内部发黑发硬,有绿有红,就像是“花皮果”似的,果实皮绿色时看不出来,等果实皮色开始转红时就会出现这种“花皮果”或褐化。

这是一种生理病害,也就是筋腐病。

防治:

筋腐病的防治目前主要还没有很多化学试剂。

(1)选择抗病品种

注意轮作换茬,重发病大棚实行轮作换茬尤为必要,以利于缓和土壤养分的失衡状态。

(2)提高管理水平

多施用腐熟有机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强土壤保水、排水能力和通透性。适量施用化肥,氮、磷、钾肥配合适当,避免偏施氮肥,尤其注意不要过量施用氨态氮肥。

适当灌水,一次不要灌水过多,保持土壤适宜湿度。雨后注意排水。

果实坐果后,15~20天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复合微肥,连施2~3次。

6.番茄斑枯病

番茄果实上长出很多褐色的圆形病斑,叶片上出现边缘深褐色,中央灰白色且凹陷的病斑。

该病由真菌引起。可借雨水溅到番茄叶片上,接近地面的叶片首先发病。可通过农事操作进行传播。温暖潮湿及阴天都有利斑枯病发生。

7.番茄黑斑病

近成熟的果实最易发病。

果实染病时,果面上会出现一个和几个病斑,圆形或椭圆形,灰褐色或淡褐色,稍凹陷,边缘整齐,湿度大时会出现黑褐色霉状物,后期病果腐烂。

高温多雨年份或季节易发病。

药剂防治:

从青果期开始喷药保护,每隔7~10天喷药1次,连用2~3次。

药剂可选用异菌脲、苯醚甲环唑、百菌清、氢氧化铜等喷雾防治。

8.日灼

番茄尤其是果实的果肩部易发生日灼。

果实呈有光泽似透明革质状,后变白色或黄褐色斑块。有的出现褶皱,干缩变硬后凹陷,果肉变成褐色块状。

当日灼部位受病菌侵染或寄生时,长出黑霉或发褐腐烂。

9.番茄晚疫病

果实受害,多从未着色的青果的近果柄处果面开始,病斑呈不明显的油浸状大斑,逐渐向四周发展。

后期,逐渐变为深褐色,病斑稍凹陷,病果质硬质不软腐,边缘不变红。潮湿时,病斑表面产生一层白色霉状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guoa.com/qgry/6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