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

,赞20

短视频|77、青果

文|青果

剧集《繁花》发布了预告片,距离上一支预告,又过去了近17个月。

只是这支预告除了公布部分演员阵容之外,并没有过多其他内容,至于外界最期待的播出时间,仍无人知晓。

正如发布当天的官方吐槽,“主演胡歌都已经在剧组过了2个生日。”

准确的说,从官方年8月2日首次启宣剧集《繁花》开始,主演胡歌已经过了3个生日了。

只是这件事情发生在导演王家卫身上,观众似乎已经司空见惯。毕竟,电影《一代宗师》单拍摄,就前后花费了3年时间,更不用说此前超8年的筹备时间。

比起这个数字,《繁花》或许只能算是“入门级”,正如王家卫在社交平台说的,“花影不离身左右,千呼万唤始出来。”

毕竟,早在年,王家卫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向媒体透露,这个项目前期已经筹备了4年。如今,四年又近四年,《繁花》的播出时间,如同王家卫的墨镜,一眼难以望尽。

《繁花》

“你的小说毫无影视倾向。”这是王家卫见到《繁花》原著作者金宇澄的第一句话。

在金宇澄看来,这反而是对方给他的极高评价,毕竟在他心中,希望有一群人能喜欢这部作品,他们不是评论家,而是一批读者。而这群人中,恰有王家卫的姓名。

在小说《繁花》的开头,就是一段对《阿飞正传》的描写。

“独上阁楼,最好是夜里。《阿飞正传》结尾,梁朝伟骑马觅马,英雄暗老,电灯下面数钞票,数清一沓,放进西装内袋,再数一沓,拿出一副扑克牌,撵开细看,再摸出一副。接下来梳头,三七分头,对镜子梳齐,全身笔挺,骨子里疏慢,最后,关灯。否极泰来,这半分钟,是上海味道。”

《阿飞正传》在金宇澄眼中,有着不少非常属于“上海味道”的地方,一是大家居住在狭窄的空间里,另一种就是里面很多人的那种行为方式。

或许这种创作表达,和王家卫的成长息息相关。

正如他初读小说,就“一见如故”。

虽然《繁花》看似没有影视化的可能,但恰恰是书中透露的这种迷离的感觉,是导演所偏爱的创作。两人当时见面之后,王家卫更坦言,在这本小说里,“补白了我六十年代来香港后的上海生活面貌。这本小说写的就是我哥哥姐姐的生活。”

王家卫心中始终对上海有着一份独家记忆,那是5岁之前的片段,“母亲下班领我回家,从武康路走到淮海路,那些树啊影啊,和经过上海交响乐团训练地听到的音乐。”

后来,王家父母计划在带王家卫到港之后,再把家中的老大、老二带去香港。但因为时代原因,最后两人都留在了上海。这是属于很多50年代的上海人所经历的故事,而这也都是发生在《繁花》的情节里。

在此之前,金宇澄并不知道王家卫的这些成长故事,单两人交谈中,对方提及了这么一句,他就懂了。虽然后来一直生活在香港,但是王家卫一家,从未断过和上海的联系,甚至生活交际圈,多是在过去熟悉的圈子里。

或许这一系列的生活情结,也让这位导演身上有着特有的“上海味道”。

在金宇澄眼里,这位导演擅长拍摄了很多在香港生活的上海人,《花样年华》《》中的很多角色均是如此。

王家卫聊到这份上海情怀,“我拍过好多香港题材,自己是上海人,但从未拍过老上海的题材,这部《繁花》是《花样年华》《》后的第三部。”

有人问金宇澄,《繁花》让王家卫拍,会更放心吗?

毕竟不少影视公司找过他,甚至有的报出更高的价格,但他终究还是选择了王家卫。就连在很多影迷眼里,同样非常懂上海的娄烨导演,也曾希望能拿下改编权,并承诺了明确的时间周期,但金宇澄仍以答应王家卫为由,拒绝了他。

只是在金宇澄看来,“我也没有(给王家卫)放心,给别人拍也是拍,那么给他拍,当然会更放心一些。”

上海味道

金宇澄在很多场合说过一个和王家卫的互动。一次,导演拿出张石库门照片,问他,“能不能挑出最好看的5张来?”

这样的对话,让这位文字创作者意识到,影像的敏感交给导演就可以了。他也相信,这位大导演,能把他儿时记忆里的“上海味道”拍摄出来。

两位创作者聚在一起,时常谈及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

金宇澄曾在采访中,毫不吝啬地表达着那份怀念,“比如90年代上海的黄河路,现在想想当年真有那种所谓的辉煌,如果不记录下来,真的就没有了。比如黄河路、乍浦路一带,大年初五接财神,路两旁每个饭店的老板都大量的放鞭炮烟火,就像比赛,有店家抬出单人床那么大的烟火,现在简直难以想象这种场面,这一晚上放下来,第二天整条马路堆起小山,清扫地工最忙活的一个早晨……”

小说的年代跨度很大,从60年代到90年代的上海城市的变迁。只是对于王家卫的剧本而言,似乎在正片播出之前,都不会有人知道,剧本会变成怎么样。

从最新的预告来看,王家卫复原了年前后的上海。当然,很多人会觉得那种上海的感觉不像90年代,但翻看90年代纪录片里的上海,当时的黄河路依旧是带着民国时期的那种洋气,是一种虚无的繁华。

为了还原那个时代,王家卫在上海1:1实景搭建了整个场景。在开拍前,剧组更是面向全社会征集与90年代上海有关的老物件。从物品到日常故事,哪怕是一段私人的家常,《繁花》剧组都愿意接受。

纪录短片《90年代上海》

这种偏执是属于王家卫的。

金宇澄也曾透露,王家卫的拍摄思维,需要大量旧时代照片参考,大量的人物肖像照。

只是剧集《繁花》还需多久呢?无人知晓。

就连视觉总监鲍德熹也在社交平台透露了这份偏执背后的不易,“「任性」的王家卫非要把24集「繁花」拍成每集50分钟的大电影,各位只能伸长脖子的静静等待了。”

不响

从筹拍至今,关于剧集《繁花》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guoa.com/qgry/12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