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校园话剧导演徐笠家
对话 校园话剧导演徐笠家 ▲Yoko-青果剧场剧照 在大学,关于“爱情”这个话题,大家都要经历,或早或晚,或轰轰烈烈,或低调暗恋。但是没有人会一本正经地教你,究竟该怎么去面对爱情。关于婚姻和爱情的观念就像婚姻以及爱情一样不可言说。 但作为一个以先锋性、实验性著称的话剧社,南师大文学院南国剧社的话剧,却几乎每一部都与爱情有关。《YokoYoko》新生场,他们宣称:“失眠的时候,我们来聊聊爱情吧,因为除此以外,我们什么都聊不了。”他们还用罗兰·巴特的口吻去解构苍白无力的“我爱你”。 他们甚至让安娜·卡列尼娜与包法利夫人同台演出,以期强调整部话剧的背景是一个荒诞的游离在现实与梦境之间的世界——在这个名叫“花神咖啡馆”的梦幻之地,安娜与爱玛试图改写自己在原著中的悲惨命运,女孩Yoko作为旁观者——亦作为另一层面上的当事人——试图在这场近乎是闹剧的梦境中寻找关于真爱的答案。 无论Yoko有没有找到答案,关于爱情的全部秘密,她永远无法做到全知全能。爱情本身就是一个谜,因此才使得爱情那么甜美、神秘,不是吗? ▲导演徐笠家 《YokoYoko》新生场演出结束后,导演徐笠家坐在观众席第一排。台上,演员正经历疲惫演出之后的短暂休憩,作为驻场乐队的魔人乐队,全场没有中断地演奏,现在正在随性地演奏钢琴作为放松。工作人员开始清理舞台上的道具——在连续演出了16场之后,《YokoYoko》将正式告别南师大仙林校区。 我问笠家,作为导演,对《YokoYoko》这次演出满意吗? 两年前,他以演员的身份在这个舞台上演出;两年后,他以导演的身份坐在台下观看自己的作品——这可能是他在J6的告别之作。 “满意。”他手指向舞台,“你看这些演员,他们刚刚在舞台上,闪闪发光。” 这个剧组的演员横跨三个年级,有人初来乍到,有人即将别离。 “那你毕业离开南师大,离开南国,还会再接触话剧吗?” “会,我会以观众的身份去参与话剧。” ▲魔人乐队 这话说对了,观众从来不在话剧之外。站在舞台上呈现内容的是演员,但观众才是真正让话剧生动起来的那部分。培养优秀的导演、编剧、演员都不容易,培养优秀的观众,又谈何容易?话剧社做出有深度又平易近人的作品,让观众爱上话剧;观众愿意花钱买票进剧场,才能养活偌大一个剧社,不断创造出更好的作品。这就是校园话剧的良性循环,也是《YokoYoko》制片人孔德罡曾经——彼时他是另一部话剧《洛丽塔》的制片人——反复向我提及的“文化氛围”。 “南师大的文化氛围在整个南京地区,已经算很好的了。”孔德罡曾感叹道。 新生来了,他们就是维持南师大这个良好的文化氛围的新力量。谢幕时,孔德罡特意问台下观众们: “哪些观众是大一新生?请举手。” “哪些观众是第一次走进剧场?请举手。” 这些第一次接触话剧的观众们,兴奋地举起手,眼神里透露着渴望。你知道的,一旦某种热爱被激起,它就很难消退下去。我相信,今天观看《YokoYoko》的观众,还会不止一次地走进J6,会走进南大黑匣子,会走进江南剧院,有朝一日还会走进北京人艺、国家大剧院;在大学期间,他们还会看南国剧社的《东方快车》、《红白玫瑰》,还会看曦和剧社的戏、惊蛰剧社的戏,还会看南大的《蒋公的面子》,诸如此类优秀的校园话剧作品。 多年以后,他们回想起这个晚上,正是南国剧社的《YokoYoko》把她们带进J6,带进了话剧的瑰丽殿堂。 ▲Yoko-J6演出剧照 徐笠家,这个舞台上的故人,观众席上的新人,最后对我说: “我们做话剧,就是希望给观众一些触动或者思考。这样一部两个小时的话剧,该说的话,都已经说完了,但并没有给观众一个答案。我们更希望观众通过自己的思考,自己找到答案。能够在他们心中激起涟漪,于我们而言,就是达到目的了。” 他会是一个好观众的,我相信。 图文/徐辰阳 编辑/汪伟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guoa.com/qgls/9403.html
- 上一篇文章: 咽喉肿痛病症详解及中药方集下集
- 下一篇文章: 小编吐血整理史上最全汉沽生活实用手册,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