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山区,青山白云,群山叠嶂,绵延不绝。木瓜抢眼,硕果累累。其中一株花多果少,且垂挂花朵,美若盆景;不由惊讶,头回遭遇,是木瓜变异,抑或其他?华丽转身一袭花裙,却忘了开花结果之本份呢?

木瓜树,花朵垂挂

花心里长出一个小果子

木瓜树有公母。种上公树,不结果,但可以在茎头上砍它几刀,它会变性的,能结果。木瓜的花性比较复杂。雄花不结果,有雌雄均衡的两性花和偏雌性和偏雄性的两性花,它们发育成不同的果实。

果实累垂

潮汕粿条,米饭以外主食。米磨成浆,蒸熟切条,类似米制面条。潮人喜爱,晨起档口一碗,七至十元,中晚歺亦食。吾为外人品味:诱人处在盖浇猪杂与海鲜两大主力。辅以整片青菜及酸菜葱花,而粿条则沉底甘为配角。猪杂有猪肝猪肚猪粉肠;海鲜有虾仔生蠔鱿鱼片等。荤菜领銜,引领鲜味;米面青莱犹如绿叶托红花,凸显主力。荤虽多却不油腻,关键工序在于所有荤菜均在滚水涮个半熟,原则鲜嫩,入口爽滑。粿条汤底,恰恰又是涮锅里轮番加入荤鲜之汤汁,既鲜美又清淡。想想肉片汤猪肝汤吧,一两样已经鲜味异常,多种交叉,加之携手海鲜,更是锦上添花。但潮人讲求食材新鲜原味,所以绝不滚油火烹,而是安静地悠然地轻轻地涮着,千年恪守既丰富又清淡的饮食传统。粿条无论汤煮火炒即为例证。

鲜美又清淡的潮汕粿条

潮汕粿条的“公开式炮制”

揭阳学宫乃小城信仰中心。学宫亦为孔庙,建于宋。广场进门耸立石像孔子与高足子路颜回。并无人祭祀,空空荡荡。右转城隍庙却另一番景象:金碧辉煌,人满为患。中年妇居多,多提供品入内,先认真摆放,再虔诚祭拜。亦有求签卜卦,先将木制圆角圣杯坠地,继而抽签并给香火钱,一般十元二十元。巨大供桌,自由摆放。食油点灯,避免了烟火呛人。祭拜者多专注虔诚,并不在乎吾之旁观。求愿心切,至少可得心灵慰藉。潮汕多祭拜,此为例证。

揭阳学宫,乃小城信仰中心。

揭阳学宫塑像:孔子、子路、颜回

学宫附近,喧嚣的城隍庙

祭拜的人们络绎不绝

城隍庙毗邻雷神庙就要清静许多,是雷州半岛哪位本岛神吗?至少隶属本土。关照四季风水,庇佑风调雨顺,亦为中华神州之普遍祭祀。但本地神大不如日本重视,缘由何在?孔子乃主流倡导,似又不如民间城隍诸神红火,可能后者更为世俗:比如财神关公、求子观音都是日常避凶趋吉之拜。神州信仰系统复杂,宗教之外,又有主流精英民间底层之分,耐人寻味。

尖米圆,粿条形式之一。寸把长,中间圆,两头尖。比米面更劲道,但依然配角,主角还是盖浇。询当地人,盖浇有无潮汕方言专称?荅曰:配肉。常见配肉为猪杂加生蠔,牛肉粿条一般有专门店。潮州老街,摩托飞驰,小店随处可见,早晨从一碗粿条开始。七八元到十几元一碗,主要依据盖浇品种与数量,比如猪杂为主,牛肉丸、生蚝另加。邻座男子颇多自豪:粿条吃“鲜”,米汁黑夜磨,起早进猪杂牛肉海鲜,潮州人嘴尖,不鲜不食。

尖米圆,粿条形式之一。粿条吃“鲜”,不鲜不食。

老板娘紧接话头:我家只做早中餐,一点收摊关门。果然一个“鲜”字了得,忆起乡下杀猪菜,生蠔更是粒粒如珍珠,白里透亮,玲珑可爱,入口爽滑,鲜美非常,并无丝毫生腥。粿条近似岭南拉腸米粉面一类米浆制品,只是在配料食材新鲜丰富、底汤清淡鲜味以及不同配方酱料上独树一帜,令人过食不忘。

街头食客

潮州老城排档火锅街。午餐四菜一汤:酸菜炒猪大肠,菜名为酸菜炒酥肠,酥为脆,有嚼头但不生硬;煎焖巴鲫鱼;白灼血蛤,血蛤形似花甲,贝壳呈白色,用开水烫熟,打开红如血,白口食,取其鲜,多数外地人吃不惯,嫌其腥味。忆起童年在福州,偶见血蛤,知闽人补品。视为山珍海味;最有名蠔烙煎,新鲜蠔仔,调薯粉与鸡蛋下锅油煎,鸡蛋薯粉遇油煎炸喷香,衬托出嫩滑柔软生蠔之海鲜味道,外焦内嫰,可谓食中上品。台湾小吃亦有此菜,名声遐迩,名为蚵仔煎。

幼年偶见血蛤,知闽人补品。

一只打开的血蛤

台式美食:蚵仔煎(图片来自网络)

揭阳街头小景:牌坊

揭阳街头小景:潮州特产铺子

揭阳街头小景:光膀子数钱的卖鲜柚者

(除注明图片网络借图外,其余图片均为作者拍摄)

[作者简介]:江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小说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广州市文艺批评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小说年度排行榜评委、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协会副会长。曾为文艺评论杂志主编,报纸高级记者,现为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多年来,江冰教授大力倡导本土写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guoa.com/qgls/7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