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67岁李子柒和老伴的田园养老生活
转载是一种动力分享是一种美德 来源/三峡晚报全媒记者晓雨欧阳慧郑联学 通讯员/杨金波 本期主编/晓雨编辑/代丽君 归隐田园,养老乡间, 是很多人的心愿。 宜昌有一对退休老人, 回归乡间,生活已有6年。 6月3日,我们去寻访了这两位老人。 出宜昌城, 车行乡间公路,过官庄水库,沿河而行。 农舍俨然,青山对出, 青纱账起,橘林笼翠。 车行约40分钟,拐入乡间小路, 这里是夷陵区小溪塔街办官庄村二组。 不远处,一老者挥手相迎。 老者冯发富,74岁。 他热情地将我们迎入屋内。 屋内整洁空朗,身心舒适,茶几果篮里, 盛满红色的桃子和半青半红的李子。 堂屋里, 我们宜昌的李子柒—— 冯发富的老伴赵全英端椅子, 倒茶水,热情地请我们吃水果: “自家果树上摘的,没有打农药,放心吃。” 咬一口桃子, 大家赞不绝口,甜甜的,水份充足。 果园菜园动物园 我们已经迫不及待地走进二老的田园了。 站在大门口,放眼望去,远处青山隐隐,田园是一派初夏的勃勃生机。 门前,便是赵全英和老伴打理的菜园了。 西红柿已长出青果,黄瓜、四季豆挂满了架子,丝瓜花开了。玉米高过人头,吐出彩穗。辣椒绿油油、茄子叶子肥茂。红薯苗才冒头,间种的西瓜苗藤蔓伸展一米长。果树上,柚子、橘子树上挂满了未熟的果子,到了秋天,就会变黄变红。樱桃、枇杷树果季已经结束,绿叶在风中翻动。无花果树单独一丛种在墙角,大小不一的青色无花果缀满枝条。橘园里,几只鸡、一只鹅在觅食,见到生人,一起钻到它们的小屋。一只小猫咪与隔壁的黑猫玩耍,一会儿在场院,一会儿又跑到菜地里。一头大肥猪独享一室,酣睡不醒。 “我称之为三园建设,果园、菜园、动物园。”冯发富说,“我负责动物园和果园,婆婆负责菜园。” 冯老所说的动物园是指他们所养的鸡猪鹅猫。动物们的粪便是天然有机肥,肥力十足。鸡猪鹅吃菜叶红薯,粪便肥田,循环利用。 田园养老梦,从年轻时开始 壮年时期,赵全英和冯发富就开始谋划实现田园梦。 赵全英的娘家就在小溪塔街办官庄村二组,从小在这里长大。冯发富是枝江安福寺人,也生于农村,他们对于土地有一份天然的亲近。很早,冯发富和赵全英都有退休后回到乡村养老的愿望。 在宜昌市公路局上班时,冯发富曾参与宜昌长江公路大桥征迁工作,熟悉这一带的环境,虎牙、江对面的渔洋溪都很适宜居住,但房屋购买违规,后来参与沪渝高速公路的修建时,长阳高家堰是个好地方,适合养老,但也因为同样的原因而放弃了。 再后来,修建宜巴高速,冯发富所在标段正好处在官庄村二组附近,他便住在岳父岳母家里。当时,一个亲戚的房子正好闲置着,冯发富和赵全英与亲戚商量是否可以借住。亲戚欣然答应了。 冯发富年退休。他们在城区住一楼,门前有一小处空地,他们种了些花花草草,也算怡情养性。但因为居住的一楼潮湿,楼上的油烟往下灌,他们最终下定决心回到乡下。 年,冯发富在官庄开始修缮亲戚的房子,开垦田地,修筑堡坎。赵全英52医院的护师岗位上退休,在家带孙子。 三年后,孙子长大了,乡间的一切准备就绪。赵全英便和老伴冯发富常居乡间,过起了田园生活。到目前已有6年时间。 种菜就是好玩 赵全英和老伴很享受现在的田园生活。 清晨,冯发富6点多就起床了,喂猪养鸡,忙点农活。赵全英会多睡一会,起床后精心准备早餐。 上午,俩老忙会一阵农活。下午,和乡亲们打点小牌。一天的日子过得也很快。 除了鱼肉,鸡蛋、小菜、四季水果,一般都是自产。过年也会杀年猪,腊肉足够吃一年。儿子、女儿孙子会回来过周末。赵全英和老伴有时也会乘公汽回城,给孩子们送些菜去。 冯发富身体不是很好,有冠心病、糖尿病,乡间生活有利于他的健康。赵全英除了半月板受伤外,身体不错。 “这么大年纪,做农活累吗?”记者问道。 “种菜忙农活,不能太认真,太认真你就很累,种菜对于我们来说,就是玩。玩累了就歇一歇。”冯发富笑道。 我们离开时,赵全英热情地摘了黄瓜请我们吃。黄瓜脆脆的,口感十分好。关键是纯生态,我们吃得放心。 我们离开时,冯发富和赵全英热情地送我们返程,并叮嘱我们有空再去玩。 往期精彩回顾 警惕!突然视力下降!可能与性格有关!快看!宜昌这群小朋友过六一,玩出新花样!宜昌北漂奶奶画出名堂四新横路的姜姐,找到了宜昌疯狂妈妈团有颗快乐仙丹他与中国最美乡村栗子坪村宜昌的马尔代夫,火了长按识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guoa.com/qgls/5493.html
- 上一篇文章: 荔枝裂果落果严重镇隆荔枝减产价格将提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