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闻思,学修增上28天听闻系列三十
祈请您先按听闻轨理调整内心相续,然后开始如理听闻 祈求师长三宝加持,令我断除一切闻法障碍,具足如下诸心,进入如理听闻相续! 听闻轨理 1、思惟闻法所有胜利,生欢喜心好乐心。须以五想听闻正法:作珍宝想,作眼目想,作光明想,作大胜利想,作无罪想。 2、于法法师发起承事,专信恭敬听闻法,不应于彼起毁谤,于说法师供养者,谓于师起如佛想。 3、断器三过:断覆器,断污器,断漏器。 4、依六种想:于自安住如病想;于说法师住如医想;于所教诫起药品想;于殷重修起疗病想;于如来所住善士想;于正法理起久住想。 听闻内容参考:98A08’50-98A20’19 今日内容摘自《菩提道次第广论》P 所以我们要了解,自己跟他人都是相待而安立起来的,它并不是天生有这样的东西。只是 这是无始以来的这个无明执着,这个力量产生的。 因为无始的习惯,所以自己身体就不忍受,别人的啊就不管。假定你能够修习的话,不断地照着如理地修,你对别人一样的也可以发生这个无法忍受的心情。 其实这个道理说起来简单极了,就是前面讲的七因果的时候,说得很清楚。假定这个自他一定是完全不能辨别的话,那么对不起!七因果也无法建立起来了,实际上七因果是建立得起来的。虽然我们不一定,乃至于还根本没有照着七因果修成功,可是七因果当中所说的那个道理,我们人人体会得到的。我们自己的亲人,他也是个他耶,跟你了不相关呀,可是他有苦的话,唉哟,你就很担心。唉呀,自己的父母啊,心里就担心了,这样。这个他,你就担心他;是怨家,你看见了,你就开心了。同样的他,为什么一个你就不忍心,一个你会他这样呢?为什么?就是你自己的什么?你自己的爱执之心,对不对?很明白摆在这个地方啊!而这个爱执,无始的无明相应的。现在我们要修学,没有别的嘛,就是了解这个无明,然后你把那个无明转成功智慧相应的话,那不是转过来了吗?所以当下证明,我们确确实实这个能力是具足的,主要的原因在哪里啊?就是我们无知,还偏偏执着这个无知不肯放,那就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你现在了解了这个:哎呀!原来不是别的啊,真实害我们的不是别的,就是我这个无知啊!那个前面那个障碍都去掉了。说理论上去掉了,这个习性哪,就好办了。修,为什么要修啊?就是说理论了解了,错误的你才不采取它,照正确的理论,然后呢把那习性修改过来,这个就结果就出来了嘛,对不对?所以这个概念很重要。所以我们每一个地方啊,这个行相让你认得得清清楚楚,这个是它最特殊的一点。然后你去修行的时候啊,你只要肯做,你做到哪里,成功到哪里,障碍断掉了,功德生起来。 所以尽管经上面对现象界来说,说明这个,说:发菩提心哪,发的心、发心的人多,成就的少。原因在哪里呢?原因就是他不了解这个真正的内涵,没有得到正确的教授,没有如理行持。现在我们真幸运啊!原来喏、喏、喏,这个教授这么清楚明白。而这个教授绝对不是说,说一个高深的理论,像人造卫星。是的,这是一个高深的理论,可是却是什么?就像我们到摩天大厦一样,它是下脚的第一步就已站在这个地方,你已经站在这里,只要你肯跑,就这么……。为什么叫「你已经站在这个地方」呢?我们刚才说的心理不就是我们现在的心理吗?对不对?想想看,对不对?喔,你的父亲,然后你的儿子、你的亲戚朋友,哎哟,你心里面……这明明是「他」呀,但是你心里面会觉得:唉呀,这个放不下!为什么?喏,就是你无始的习性,所以我们是有这个本来的本能哪,只是问题在哪里啊?无明,两句话,两个字,不是两句话。 好,现在我们可以继续下去。 好了,障碍拿掉了,现在呢正式去修习了。 这个地方就,正式修习的时候修什么呢?由于前面这个无知─啊,人最可怕的就是这个!然后呢,明明是虚假东西啊,贪爱执着,起了我爱执。无始以来,唉,结果你贪爱它啊,一直在生死当中。不但在生死当中,而且发生了一切这种不可爱乐。 前面修那个八苦、三苦、六苦当中,说得清清楚楚的。唉呀!那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而且越是你增长它的话,痛苦是越多。再进一步,我们从十二因缘去看的话,这个真正的痛苦所以这么来就是这个原因,这样。我所以要出那个题目考考你们的原因,主要的就是让你们好好地温习一下。然后呢一点的话,你就了解得清清楚楚:唉呀,真正的痛苦都在这里!现在不求快乐吗?喏、喏、喏,现在指出来告诉你了,这个痛苦、快乐的根本在这里。现在我们所以很高兴地,啊!晓得了,从这地方学进去。 是的呀!是,你未尝不想求自己的利益,要想使得自己样样圆满哪!可是不幸的,你呀所做的方法做错了,所行的不是正确的方法。最主要的还是没有正确的了解,所以已经经过无始以来呀,结果自己既没有利益,别人也没有利益啊!没有利益还好,还要受无边的众苦啊!只是苦,颠倒极了!这不是很明白吗?所以这个道理现在听懂了,不断地摆在心里想:「对呀!对呀!」你能够想多少,于是推动你改变的力量就生起来了。而这一件事情再容易不过,为什么?眼前就是一个苦恼,再说眼前你就是求快乐嘛,这个心理我们有的呀!你只要从这个地方一步一步追下去,不叫你放弃你自己快乐,恰恰相反地正要给你快乐呀!他不叫你不管你的痛苦,他正是要告诉你怎么除掉你的痛苦,而主要的关键在哪里?他说的「行非方便」啊,对不起!你做错啦!现在所以我们高兴:啊!现在做对了。做对了,我的快乐就可以得到了,我的痛苦就可以去掉啦!怎么做呢?换一换。 我们如果能够换一换的话,早就成了佛了。成了佛以后啊, 这个很清楚,这个很……太清楚、太清楚!佛陀因地当中就是这样,所以感得这个果啊! 因为没有这样做,所以无始以来,劳苦嘛劳苦得不得了,一点好处都没有。 啊,现在好高兴啊!了解了,喔,原来我真正的大怨家是什么?就是这一个东西─我爱执。 所以以后真正应该做的是什么呢?要、要靠这个─依止于念、知,依止这个正念跟正知,这个才是我们皈依之处。所以这个「皈」跟「依」有二个:皈就是反过来,没有别的;然后呢依止在什么上面?依止在正念、正知。以前我们依止在什么?无明、无知上面。然后呢把这一个力量加强它,一定要努力去除掉它。 对于自利这个,还没有生的不要让它生起来,它「已生者」,不要让它继续下去。 论上面告诉我们,在那个生死当中,这个「百」啊,就是一个泛指,泛指,它不是一百。平常我们说百样东西、泛百样东西,一切、一切,一直在这个生死当中损害我们。说你这个「意」─就是我们现在的心念─你呀要求自利,结果呢经过无始劫来,因为这个念头,唉!疲劳得不得了,结果只是苦啊! 假定你早一点觉醒,能够做现在这样的话,那么早就成了佛了。而得到的,除了这个佛的圆满的快乐以外啊,那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现在这样地受种种的苦,绝对没有了。 好了,这么一来就行了。也不执着自己的,不保护自己的种种,拿这个东西来修行,把自己的身、财,乃至修的善根,毫无余遗地惠施有情,这样。所以这个啊,现在我们讲布施、布施,不要先讲布施,你这一点做到了,叫你不布施也不行。因为你晓得得很清楚嘛,你,这个东西就是你的生死大怨家,有了唯恐不送出去;送出去的话,那就对了嘛,你自己得到利益了嘛!所以这一个自然有它的必然的次第,必然的道理在。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guoa.com/qgls/1680.html
- 上一篇文章: 高二开学第一课期末学考区统考卷讲析
- 下一篇文章: 最吉祥的30种庭院景观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