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www.paisufa.com/

苏晴,笔名素木,广西北海工作。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北海市作家协会秘书长,第二届北海签约作家。

在大冠沙一带沙滩上那些神秘的洞穴里,栖息着一群小生物,叫沙马蟹。它们日息夜游,在沙滩行走自如,恰似骏马疾驰,海边村民们称之为“海马”,又说是潮汐蟹的一种,这些叫法大抵都和它们的生活习性相去不远。

自古以来,螃蟹被称为“水产三珍”,其味鲜美一直被文人墨客喜爱,但它们“蝉眼龟形脚似蛛”的模样却让人不敢恭维。但也有例外。比如,生长在南太平洋m—m深海水晶蟹,如水晶一般晶莹剔透,被称之为螃蟹中的“小公主”。而北海大冠沙沙马蟹亦长得小巧晶莹,其外表之美堪比水晶蟹,外壳是类似海岩质感的灰色调,隐约浮现着米白色的晕彩,壳上的褐色笑纹仿佛被化妆师巧手绘制,倒也增添了几分稚趣。沙马蟹的个头大小有之,小的如拇指,大如孩童手掌。

沙马蟹远不如其他螃蟹们闻名,它们或许只存在于渔民的口口相传中,在百度上甚至找不到沙马蟹的词条,鲜有人知道这种小蟹的学名及生长轨迹,据说它们盛产于湛江硇洲岛、南三岛。北海也有沙马蟹,但产量极少,只有那些偶尔晚上在海边闲逛的人们,才有机会看到在沙滩上若隐若现或者在海滩石阶上小憩的白色影子,人们好奇靠近时,它们就向大海遁去,跑得像马一样快。沙马蟹喜吃浮游生物,营养价值高,但难以捕捉,它们有极强的掘土功夫,堪称螃蟹界的土行孙,一嗅到危险的气息,立马遁入沙土,栖息于水深30—厘米的沙质环境里。

(图片由作者本人提供)

沙马蟹个子小且速度快,捉它们并非易事。以前人们为了活命再费劲也要捉,现在是为了尝鲜,村民们再懒费这功夫,但城里人闲来无事,偶尔会和村里交好的渔民一起去“赶沙马”,捉到一小半桶海马就可以煮小锅海马粥了,这在市面上买不着,鲜着呢。沙滩上有跑得像马一样快的小蟹,自然也少不了风一般迅疾的少年,村里那些十五、六岁的少年是赶沙马的好手,从小寻汐赶海,海滩上的螺蟹是他们的吃食,也是他们的玩伴,他们日夜巡戈在海边,就像大海里游戈的鱼虾一样身体轻盈。去海滩赶沙马,村民都要带着这样一个少年,瘦高个,沉默少言,却身手敏捷,少年叫阿二,或者其他。

沙马蟹喜欢夜间活动,晚上七、八点是赶沙马的最好时机。潮汐退去,天海之间出现未明的深蓝,滩涂渐渐裸呈出柔软的肌理,海面寂静得只剩下浪声。阿二领着人们向海岸匆匆赶去,他感受到了沙滩下的蠢蠢欲动,远处的沙滩时不时拱起一些小包,这是沙马新打的洞穴,阿二快步上前,用铲子扒开,沙马蟹无处可藏,破沙而出的瞬间,阿二用手迅速一拢一罩,沙马就落网了。但经过一两次的掘动,沙马们察觉到了危险,它们向更深处躲藏逃遁,偶尔被笼住的沙马机敏地窜逃出洞。阿二半曲着身体,腿下用力,一下就弹出了一米外,他边跑边急促地喊:“用手电照它”,后面的人用亮光正面照向沙马,沙马便有了短暂的慌乱,它似乎迷失了方向,奔跑的速度有瞬间迟缓,阿二冲上前伏身抓住了它。

阿二的目光往前方巡睃着,一边告诉同行的人,捕捉沙马蟹还有一种土办法,就是用长竹竿猛扫洞穴,沙马惊惶失措之下也会偶有成果。但最直接的方法是探洞,沙马一般打洞50厘米深,手直接探进30厘米的地方推泥堵住洞口,这时不要着急继续挖,先通过手指感知泥土的松紧,判断洞口的走向,再继续挖,才能抓到藏匿洞底的沙马。但是,你要快。沙马总是能灵巧地躲过手指的缝隙,逃窜的速度不像别的小蟹在沙滩上碎步疾行,它们飞快地移动,在夜色的掩护下向大海窜奔而去,一旦扑进海里,人们再也无法捕捉。

捉海马虽费时费力,但一个小时左右,人们也捉到了小半桶海马,阿二摇摇头,“太少了,如果是平日,至少能捉到大半桶的海马。”这个从未离开过下村海岸的少年,黝黑的脸上有着淡淡的傲娇。“不过也够煮小锅粥了。”北海土著有吃夜宵的习惯。据说,海边人吃“海马”粥也有传统。相传民国初期,粤西一带闹鼠疫,村民们为躲避鼠疫,在大海边的渔村避难。一村民的儿子不幸染上鼠疫,已气息奄奄,但当时缺食少药,为救活独生子,无奈之下,村民夫妇在海滩捕捉了一种奔跑速度极快的小白蟹熬粥给儿子吃,日夜守护在儿子身边,渐渐的,病儿身体竟痊愈了,这海蟹粥的神奇效果一下子在民间广为流传,大家都认为是海神庇护。后来,为了感谢神灵的护佑,村民在离村十几里的圩市摆设海味粥摊,把“海马”加螺肉去渣后拌入一些药材煮粥给人们吃,食客吃过这粥,精神焕发,百病消除,从此以后,吃“海马”粥的习惯在两广传承下来,成为海边渔村的食俗传统。

(图片由作者本人提供)

吃“海马”粥治百病的传说虽不可当真,但螃蟹内含丰富的蛋白质及微量元素,营养成分极高,被历代美食家称颂备至。南宋基层官员徐似道在仕途失意时仍不忘此物,发出“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的感慨。大文豪苏东坡嗜蟹成癖,在《丁公默送螃蟹》诗中写道:“堪笑吴中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诗仙李白也觉得吮蟹肉饮美酒,快事一桩,有诗云:“摇扇对酒楼,持袂把蟹螯。”沙马蟹个子虽小,膏肉却格外鲜甜,用来熬粥,粘稠香滑,清甜爽口。煮时先将沙马洗净去除杂质,切小块,加些许料酒和酱油腌好备用,泡好的粳米洗净,加入适量的水,几滴香油,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熬至浓稠,姜片切丝连同沙马蟹倒入粥中再煮十分钟,加盐、胡椒粉调味,最后倒入葱末或香菜搅拌即可,如果以肉丝或瑶柱(干贝)做高汤打底,简直就把蟹黄的鲜甜味演绎到了极致,更有了一些从前人们“吃到苏眉无鱼事”的喟叹。

沙马蟹的做法多样,还可以做成椒盐沙马。蒜蓉咸香,花椒芳香,螃蟹鲜甜,三者结合,又香又酥,美味不可言语,“更无一物可以上之”。沙马虽美,但产量少,幸而难捉,人们只能偶尔为之,否则阿二们以后只能望滩兴叹了。

编辑:梅李子

主编:莫小果

往期阅读名家专栏

董晓燕

廖德全

阮直

无为

葛全璋

麦子杨

王彤羽

小昌

名作欣赏

徐锡维

青果

刘雪源

郭鉴详

圣燕

刘忠焕

廖陆

严广云

那成章

黄旭

我们的节日

黄旭

廖陆

严广云

黎佳旻

赵斯人

刘忠焕

刘鲁军

徐继山

杨岁燕

程世霞

一梦

小果

北海市作家协会

官微“北海作家”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guoa.com/qgjj/7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