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施雯

四月的尾巴,枇杷转色,逐渐成熟。

在杭州临平大运河畔,古镇塘栖农家的房前屋后,青黄的枇杷缀满枝头,丰收的喜悦和味蕾的碰撞,将在5月美好相遇。

塘栖露地枇杷开始转色记者施雯/摄

产地枇杷有望丰收,果农今年便宜卖

很多人来塘栖,喜欢去农家上地采枇杷,也有人想少踩几脚油门的,顺手在路边买点枇杷带回家。

4月23日,潮新闻记者去的塘栖枇杷塘北片产区,还是值得大家多踩几脚油门去一趟的。

因为沿着窑大线一路开车往东,5月中旬,马路边都会有附近农家出来摆摊,卖农家枇杷,你可以边吃边挑,买到自己最喜欢的那一筐。

塘栖塘北窑大线沿线广植枇杷记者施雯/摄

塘北村在大运河北面,往年,村民顾大伯家的枇杷都是在窑大线上出摊的,大伯说,只有路边卖不完的时候,他才会拉到塘栖镇上卖。

大伯家里有棵枇杷王,树有小三层楼那么高,每年都是这附近一带产量最高的。

去年和前年,因为塘栖枇杷地里有冻害,大伯家的枇杷王减产了,这棵树每年只能采50-60斤枇杷。大伯在窑大线上出摊卖枇杷的零售价,是30元/斤。

塘栖塘北村套袋农家枇杷记者施雯/摄

枇杷王今年是套袋栽培的。大伯说:“套袋跟不套袋,主要为了卖相好一点,送礼更有面子,其实村里人,还是喜欢吃不套袋的。”

枇杷花开有三茬,如果头茬花能保住的话,其实塘栖枇杷每年五一就可以开卖了,但我们吃到的枇杷,基本都是三茬花结的果,露地栽培的要到五月中旬才能成熟。

望着满树的套袋枇杷,顾大伯说,今年塘栖枇杷是丰产的,他这棵树应该能有斤的产量。

塘栖露地枇杷青果记者施雯/摄

至于枇杷的售价,潮新闻记者采访时,刚好雨停开太阳,不少街坊四邻出来和顾大伯聊天。

说到今年枇杷丰产在望,大家顺便讨论了接下来枇杷定价的问题:“今年产量和大前年差不多,价格也应该持平,白枇杷比去年便宜一半,卖15元/斤比较合适。”

大棚发力,塘栖枇杷五一开卖

作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塘栖枇杷在临平塘栖、东湖、崇贤三个镇街的栽培面积是1.8万亩,从面积上讲,其实比西湖龙井还要稀罕。

临平区农业农村局的相关工作人员正在枇杷地里搞调研,对方兴奋地说:“我这边有几颗大棚枇杷已经黄了,大家尝过是甜的。”

塘栖大棚枇杷成熟在即记者施雯/摄

从目前农家、果园和属地农业部门了解的生产情况看,今年的塘栖枇杷,比往年丰产30%以上,露地果大约会在5月15日前后上市,大棚果将在5月1日前后即将上市。

塘北村的江郎笑枇杷温室大棚,是目前塘栖枇杷产区已投产面积最大的,一共有48亩。

基地负责人蔡斌军,在塘栖种植枇杷10多年,是一位管理经验比较丰富的新农人。他说:“五一小长假期间,基地的大棚枇杷就可以开采了。”

走进基地大棚,这里的枇杷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因为大棚保温、避雨栽培和水肥一体化管理的关系,大棚果树的长势更为旺盛。

大棚枇杷留果更多,单果长势更旺记者施雯/摄

现在是4月下旬,有几棵枇杷树,部分果实已经转色变黄,大棚枇杷的个头,比村里露地枇杷要大出不少。

基地还有50亩露地枇杷,种的是和大棚一样的白枇杷品种,蔡斌军比较过:“露地枇杷单果平均30多克,大棚平均能长到60-70克,几乎是大了一倍。”

去年和前年,塘栖大棚枇杷和露地一样也有减产,蔡斌军地里平均每亩只采收斤鲜果。今年,大棚枇杷丰产,蔡斌军预计每亩产量能达到0斤,会是露地产量的一倍以上。

设施农业投入成本高,大棚枇杷目前售价不菲记者施雯/摄

大棚枇杷因为投入成本高,上市提早半个月,投产面积小产量少等原因,售价比农家枇杷高出数倍。

去年,蔡斌军地里的精品枇杷,最高卖过元/斤,最便宜也要60-70元/斤。今年因为丰产,基地初步定价,会比去年至少便宜20元/斤。

“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guoa.com/qgjj/12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