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白癜风做好的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常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

联合常州星羽教育发展基金会

开展的父母学堂公益项目

在清英外国语开展第七课。

每个人都有六种最基本的情绪,或是快乐、或是悲伤,亦或是愤怒、恐惧、惊讶和厌恶。人与人之间的悲欢并不相通,却可以相互影响,在家庭环境中更是如此。那么,家长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科学地教育孩子呢?胡娜老师带来的清英外国语学校第七讲:做孩子的情绪教练将告诉你答案!

画一画,

自己的心情曲线如何?

课程一开始,胡娜老师便邀请家长用纸笔画出自己一天或者一周的心情曲线。其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点,纵坐标表示心情的起伏,值越高表示家长心情越好。在此后分享的过程中,大多数家长表示自己每天的心情曲线会根据孩子的表现不断变化,如果孩子表现好,或者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家长在家的心情就会好,反之,则很糟糕。在场一个孩子也表示,每当自己写作业时,妈妈就比较凶。胡娜老师总结到:家长们的情绪有较深的依附感,尝试把情绪的主动权交到自己手里,与孩子的相处效果可能会截然不同。

情绪处理第一步:

觉察、辨识自己和孩子的情绪

觉察情绪是情绪处理的第一步,并且是三大步骤中最重要的一步。家长在发脾气前,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可以将自己从动物脑状态切换到理智脑状态,从而降低冲动发脾气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在这里,胡娜老师介绍了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西格尔“掌中大脑”的概念。当人的大脑盖子打开,个体便处于动物脑状态,“动物脑”储藏了人复杂的情绪,受本能影响,个体很容易情绪爆发。当大脑盖子合上,个体便切换到理智脑状态,在此状态下的人们才能够理智地与他人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接着,她以一则案例和电视剧《小别离》中朵朵与父母吵架的片段让在场的家长判断出现的人物分别处于什么脑状态,意在表明当人的大脑盒子打开,处于动物脑状态时,是无法解决任何问题的。因此,在觉察到自己的负面情绪时,如何将大脑盖子合上,理智对待自己的情绪呢?这便来到了情绪处理的第二步。

情绪处理第二步:

处理自己的情绪

情绪处理第二步,胡娜老师鼓励家长们进行小组讨论,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处理自己情绪的小妙招。在小组分享阶段,家长们谈到,当自己快要对孩子发脾气时,可以远离孩子,让自己平复一下心情,或者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又或者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暗示自己做一些可以消解情绪的事情。胡老师对家长们的做法表示赞同,她讲到,在家里创设“冷静角”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家长和孩子可以共同选择家里的某个角落作为冷静情绪的地方,并稍加装饰,每当想要发泄情绪的时候,可以到冷静角冷静一下。

胡老师同时也表示,治标又治本的方法还是要做长久地认知调整练习。认知调整练习与埃利斯的ABC情绪理论有关。其中,A(Affair)表示一个事件,B(Belief)表示信念或观念,C(Consequence)表示后果。该理论认为事件引起的后果往往与人们产生的不合理信念有关,这一部分是可控的,理性情绪疗法的作用在于帮助家长认识到自己所持的不合理信念,例如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三方面。在这一部分,胡老师鼓励每个小组选择成员的一件情绪事件,一起寻找隐藏在背后的不合理信念。大家讨论热烈,很快就达成了一致。

最后,胡老师邀请了一位家长讲述令自己头疼的事件——孩子不会写作文,家长感到焦虑、疑惑,以及无助感。这位家长最初描述的信念是“我给孩子报了作文班,也买了作文书给他读,为什么就是不会写呢?”这其中暗含了过分概括化的信念,也是其他家长反驳的点:孩子上了作文班,看了书就一定会写吗?之后的一次次反驳过程,其实是帮助这位苦恼的家长聚焦问题,澄清自己不合理看法的过程,虽然寻找过程不容易,但是坚持做下去,受益匪浅。

由于时间关系,情绪处理的最后一步:良性沟通,帮助孩子处理情绪将在下一堂课进行讲解。下一节父母学堂也是在清英外国语学校的最后一节课啦,听说还有神秘的闭幕式哦,一起期待地搓搓小手手吧!

本文转自空中少年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guoa.com/qgcd/7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