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门诊杨梅青果已满枝,防虫防病要到位
立夏过后,“浙里”一年一度的杨梅盛宴也不远啦~~~ 杨梅青果已经挂满枝头,防虫防病等安全防控措施要提早做起来哦~~~ 杨梅果蝇:杨梅果实的最主要害虫之一,当杨梅果实由青转黄、果质变软后,雌成虫在果实表面产卵,孵化幼虫蛀食果实,造成果实表面凹凸不平,果汁外溢和落果,并引发白腐病,产量下降,品质变劣,影响鲜销、贮藏、加工及商品价值。有些杨梅主产区的被害果率高达60%以上。 防治技术:1.防虫网覆盖。杨梅采收前40天挂上40目孔洞的防虫网,采收前10天在顶端装上防雨布,彻底阻断果蝇等害虫对杨梅的危害。 2.药剂防治。杨梅采前30天,选用60克/升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倍液均匀喷雾施药,每季最多使用1次,安全间隔期3天。 3.农业生态防治。根据趋化性,采用糖醋液、粘虫板和性诱剂诱杀成虫,清洁腐烂杂物和落地果等方法减少虫源基数。推广果园留草栽培技术,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控制虫害发生。 杨梅褐斑病:俗称杨梅红点,主要危害杨梅叶片,引起大量落叶、花芽萎蔫,小枝枯死,树势衰弱,直至树体死亡。病菌侵入叶片后,开始出现针头大小的紫红色小点,后逐渐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央红褐色,边缘褐色或灰褐色。后期病斑中央转变成浅红褐色或灰白色,其上密生灰黑色的细小粒点。病斑逐渐联结成斑块,致使病叶干枯脱落,不久出现花芽与小枝枯死,对树势和产量影响很大。 防治技术:1.清园修剪。做好冬季清园,采用开张树形的修剪方法剪除内膛过密的枝条,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 2.药剂防治。在4月下旬—5月初春梢抽发期和7月中下旬采收后,选用33.5%喹啉酮悬浮剂-倍液喷雾防治。 杨梅肉葱病和裂果病:发生在杨梅果实上的两种生理性病害,尤其肉葱病发病较为普遍。肉葱病发病初期,在幼果果核的缝合线上,一些肉柱沿缝合线与果核分离,果肉呈不规则凸出,像葱结成的籽露在果肉外面,引起提早落果。发病较轻或发病迟的一般到果实着色前期才脱落,不脱落的发病果实成熟时发病部位较平坦或轻微凹陷,不像正常部位一样圆滑,去掉分离的肉柱,可见果核发病部位呈黑褐色。裂果病以横裂为主,纵裂为次,有裂果与裂核2种方式,有的病果还与肉葱病同时存在,一般发病初始于5月上旬,5月中下旬为盛发期。以长势旺的东魁杨梅壮年树发病最多。 防治技术:杨梅肉葱病和裂果病是生理性病害,药剂防治较难奏效。应采用科学施肥、疏花疏果、整枝修剪等农业防治及良好的栽培措施,减轻或预防病害发生。 1.加强培育管理。培育中庸树势,立春和采果后及时增施有机肥和钾肥,控制使用多效唑等生长调节剂,提高树体抵抗力。2.控梢控果。合理修剪春梢和秋梢,枝条修剪要层形明显,使树冠中下部通风透光。5月开始适当疏花疏果,严格控制结果量,及时摘除发病果。 种杨梅的达人要科学防治哦~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guoa.com/qgcd/30.html
- 上一篇文章: 企业必藏丨药食同源目录大全最新
- 下一篇文章: 西红柿青果有白圈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