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版年

艺术家总是把委托人的种种要求当成某种束缚,而美术史的叙事似乎也是一部艺术家努力摆脱委托人订件意志,逐渐走向个人自由表达的故事。墨斗鱼网的余女士委托我创作一幅关于常州青果巷的版画,所幸,我曾经到过常州,到过常州的青果巷,印象中,它和我经历的那些传说具有丰厚历史积淀的小巷没有什么两样,但不同的是“青果”两字却让我觉得别有韵味。看到我创作的一幅关于女儿的版画,她希望有小女孩的形象与这个充满历史与文化符号的巷子产生联系。画了许多的草图,最后觉得只有这个画面最符合题意。其实我还曾经为一部叫《南华巷》的小说创作过一幅插图,画面上是一位父亲提着行李,牵着女儿的手走在南方的小巷中。那时女儿还未出生,但画面中的小女孩,像极了现在的女儿。

《南华巷》插图年

《青果巷》木版年

当委托人提出让女儿的形象出现在画面中时,我便无法绕开这幅插图,它影响了我对青果巷主题的诠释。我在画面中延续了创作插图时的情绪,使这两个画面的意绪在我的内心交融。在这个图像泛滥、灵韵消逝的年代,我深切的感受到了绘画的困境,感受到艺术家为获得惊人的画面效果而不断榨取视觉图像意志的疲困。我试图以这份别样的情绪给观者还原艺术的原境,以谦卑之心期望人们能够体会到画面之外的深意。

《青果巷》木版年

巷子、胡同是中国人最为基层的生活空间,是最能体现人味的地方。我出生在北方的一个村庄,童年的生活空间基本就是巷子、麦场、田野与河滩。我曾这样描述我的童年生活:“小时候的印象是一个人在夏日午后空落的村庄里游荡,几只牲口被拴在饲养院高大的房背后,它们躺在阴凉的阴影里不时用尾巴驱赶着落在身上的蚊蝇。空气中弥漫着麦草与牲口粪便的气味。我喜欢站在巷口看斜阳中自己长长的影子。”有时候看自己的某些作品,都觉得或多或少流露出与此相类似的意境。时至今日,那个在巷道中滚着铁环的少年已经离我远去,女儿拖着气球的身影也变成了背着书包的模样,有时真心被那些俗套的故事所感动,它们具有单纯的叙事模式,亘古不变的善良主题,“真实”得就是“童话”,“童话”得让我们宁愿自欺欺人的相信这就是“现实”,但必须是这样的美好才能让我们穿越那些曾经的阴霾与暗夜。

《青果巷草图之一》

《青果巷草图之二》

《青果巷草图之三》

《青果巷草图之四》

刘坚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哪里最好
北京专治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guoa.com/qgcd/2199.html